小学低年级儿童口语能力培养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摘要】口语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探讨种种策略和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小学儿童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儿童口语能力;重视培养;策略方法

  一、口语能力培养对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重要价值

  ““口语能力”指的就是“口语交际能力”,而“口语交际能力”又是指借助听与说的技巧,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进行交往、交谈,从而建立起一定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倾听的能力、思维理解的能力和表达能力)[1]。”所以,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往能力。

  二、当前小学儿童口语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当今小学儿童口语能力培养存在如下问题:

  (一)儿童自身条件问题

  (1)儿童本身的性格原因。比如性格内向的儿童,往往表现为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谈;很容易害羞,经常躲在人群后,尤其是在大庭广众面前容易发窘等等。所以,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的个性问卷调查将典型的内向性格描述为:“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这种内向性格表现大都是当今儿童口语能力低下的基本原因所在。(2)儿童阅读量太小。小学阶段主要靠机械记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结构的复杂,单纯的机械记忆就难以满足需求了。所以,越到儿童后期,就越需要更好的理解认知,而阅读量的大小则直接对儿童的理解能力有很大影响。现在,有不少儿童很少看书,甚至不爱看书,从而导致了因阅读量小,而在社会交往中产生词汇匮乏的问题。

  (二)儿童的兴趣问题

  在当今阶段,许多儿童对口语表达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虽然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们已改变了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大程度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即便如此,但仍有很多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对于朗诵、演讲等等,也不愿意参加。由于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不好,在课堂上不少儿童缺乏口语表达的信心,很多学生即使能回答问题,也没有勇气站起来展示自己;有时即使站起来了,声音也非常低微,而且还不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许多儿童独自读书,缺乏了与人交流场境,这也导致了儿童不能更好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从而让他们丧失了学习和培养的兴趣。其实,即使在城镇学校也并没有太多的家长关注儿童们的口语能力培养,他们更多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其他特长和兴趣,比如舞蹈、绘画、钢琴、足球等等;原本说来,低年级的儿童们本来年龄偏小,缺乏自主能力,没有了家长的培养和引导,孩子们是不会对口语这一板块产生浓厚的兴趣的,这也是导致了城镇学校的儿童们对口语没有兴趣可言。

  (三)儿童所处环境问题

  现在的儿童们所处的主要环境就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而在学校里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之一。所以,老师积极主动地长期培养才能真正提高儿童们的口语能力。然而现在很多的学校的教师们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培养意识也不够。家庭环境,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之一,儿童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决不能仅靠学校来完成,家庭环境的影响相当重要。现在许多家长总认为,只须把孩子交给学校就百分之百地放心了,完全忽视了家庭的教育培养;他们从未认真想过,除了学校,孩子们待得最多,接触得最多的环境就是家庭,因而孩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也就相当大了。可是现在的家长大多数都忙着自己的事业,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孩子的身边,所以他们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少之又少,更不用说重视孩子们的口语能力的培养了,他们关心最多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如何。

  三、口语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口语交际能力与语文其他能力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为此,小学教师应该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

  (一)让学生学会聆听

  聆听———集中精力、认真地听。对于小学生而言,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自制能力较低,注意力往往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集中也是需要小朋友的眼睛、耳朵、嘴巴和肢体配合才能完成的,所以在课堂中他们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或吸引他们,他们的注意力才能重新集中。比如在一节课上,低年级的学生就需要老师说出一些“1、2、3,手放好”,“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不讲话”等这种小口号,或者是在课件中放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是动画等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低年级的学生只有集中了注意力才会达到更好的聆听效果,从而为口语能力进行一种好的铺垫作用,对于小孩子来说,学会聆听是基础。这既是教他们尊重别人,也是对他们语文素养的自我提升。

  (二)让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看书或读书,溜览文件或图书,这是一个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习热情,这样的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不能忽视学生们阅读兴趣的培养,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们说话,鉴于儿童们的一些生理心理特点,教师还应该重视低年级儿童的课外阅读,要让儿童们有一个阅读的习惯,同时也还要给儿童阅读的时间。2016年9月我在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小学进行了教育实习,在这几个月的实习时间里我就发现这所学校非常注重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每天中午一点到一点半的时间都会规定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每天还会有班主任来督促孩子们阅读,让孩子们形成一种阅读习惯。不仅如此,还需要教师把课外阅读纳入家庭作业当中去,在不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的条件下,将课外阅读渗透进学习中。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进行一个量的积累,才能带来质的变化,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三)让学生学会写作

  “写作———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进行文化交流的行为,是人类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2]。”由于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积累,是包括字、词、句的联系。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意味着语文基础的提高,而且可以有效提高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让学生学会交流

  交流———信息互换的过程,是彼此间把自己拥有的信息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蒙田说过“与别人交流有助于自己的思想的修养。”事实上,“交流”是口语能力最好的体现和实践。低年级的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胆小、害羞、内向的孩子就是怯于与他人交流,而活泼开朗的孩子就会更乐于与他人交流,这样,两种性格的儿童在交流中就会形成一种对比,从而得到相促进补充。总而言之,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儿童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今后工作生活与社会交往的必备能力,同时也是儿童们书面表达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教师应该从教学的各个角度对儿童们进行多方面的训练、引导,让儿童们口语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春红.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4,(9).

  [2]秦志爽.略谈中学写作与大学写作的异同[J].吉林教育:综合,2010,(3).

  [3]董霞.基于绘本阅读的一年级学生图文日记指导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4,(5).

  [4]郑文.浅谈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论坛,2014:161.

  [5]鲁彦.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3(33).

  [6]李燕.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J].课外语文,2013(3):20.

上一篇:让学生爱上我的课的论文下一篇:教育训练的真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