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对虾病害防治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白对虾病害防治论文

  一、常见病毒发生的特点

  (一)白斑杆状病毒病

  相对于桃拉病毒而言,白斑杆状病毒病主要针对是幼虾。致病性强,感染率和死亡率均为90%以上。主要是虾在进食的时候携带的病毒通过口和消化道进入体内进而感染而致病。发病初期虾的行动反应迟钝,虾体颜色变暗,而后随着虾体附着物增多,虾壳上开始出现白色圆点,白点持续增多形成白斑,短期内虾壳和肌肉分离,肝胰腺肿大糜烂而死亡。

  (二)固着纤毛虫病

  发病原因主要由水体中的聚缩虫和钟虫在寄主体内进行的出芽生殖或者五星繁殖而引起的。发病虾类主要表现的症状常在鳃、头胸甲、附肢上出现黄褐色或黑色的绒毛状物,肉眼看去有粗糙感,烂鳃。染病虾活力下降,生长发育停止,结果引起虾类死亡。

  二、主要防治措施

  病毒发病多为隐性突发性,病毒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如果单纯的采用治疗的手段在短时间内很难凑效,为此应在防治上采用“防治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放在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改善和优化养殖水体环境,大力推广应用有益细菌生物制剂,降解水中有害因子,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控制病源传播,提高适应能力、增强自身免疫力,根据以上情况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议:

  (一)预防措施

  一是放苗前对全池进行清塘消毒,泼洒二溴海因粒、水质解毒保护剂以清除水中重金属离子及有毒因子。二是在整个养殖期间,采用水质调控技术,定期检测水质pH值、亚硝酸盐、溶氧量、氨氮含量是否符合指标,定期向水中喷洒水质调节剂进行水质调解,从而调控藻类的生长,保持水质良好稳定。三是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毒的水源,养殖期间根据水质的透明度、水质的好坏可适量的增加或者减少换水量,但每次换水量不超过30%为宜,水质的pH值变化幅度不超过0.5最好。四是经常性多采用活菌生物净水剂,保持养虾池环境因子和池内藻的相对稳定;并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和维生素C,增强对虾抗病力。五是可以在池塘四周移栽部分水生植物,挡风护堤,吸收氨氮改善水质;而且还可以起到降温作用,为虾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治疗措施

  一旦发生病害,切莫有病乱投医,应根据药物在虾体内吸尘代谢规律,保证用药的安全性,避免药物二次污染水体,采取相应的养殖技术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损失。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将发病池虾与外界没有发病虾隔离开,然后根据池里水量计算需要用药量,全池泼洒粒粒氧0.2ppm,间隔二小时后,全池泼洒海得克毒(高效季胺盐活性碘)用量0.2ppm,同时马上开动增氧机。持续两天,期间可以向池底投放净化剂净化底质,三天后,全池泼洒枯草芽孢杆菌,用量按每亩300~450克左右即可,同时继续投放粒粒氧和底净宝,调节净化水质;以后每7~10天泼洒活菌生物剂,保持水质良好。二是在外用药同时,必须进行内服抗病毒及抗菌药,通常每50公斤饲料拌500~1,000克对虾病毒克星和50克恩诺沙星,及1~2‰免疫多糖或虾康素,维生素C等药物,连喂5天,间隔7天后再喂一个疗程以巩固治疗效果。通过在病害区对南美白对虾实施上述防治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治愈率达90%以上。上述方法,对于防治在养殖期间南美白对虾出现病害具有一定的参考经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简要介绍了养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以及一些防治要点,病毒的发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导致的,可能是养殖水域的环境破坏,也可能是人工喂养方法不对和饵料的配比不合标准。所以,做好预防工作固然重要,然而不是所有病害光预防就能避免的,一旦这些问题发生,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在养殖过程中不断学习研究积累防治经验,做到方法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高的产量和收益。

【白对虾病害防治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大豆病害防治的论文

2.马尾松病害防治论文

3.渔业病害防治的思考论文

4.辣椒病害防治论文

5.关于果树的病害防治论文

6.卷丹百合病害防治论文论文

7.水稻秧田的病害防治技术论文

8.水泥稳定碎石病害防治论文

上一篇:辣椒病害防治论文下一篇:温室番茄病害防治研究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