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下的英语国家文化的课程定位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摘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用英语载体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教学元素,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对比,更好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思考力,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更好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人文素养;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交际

  当今世界是一个各个国家之间各行业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主旋律的世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走向国际世界,进行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前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的实施,高素养涉外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英语国家文化的教学,正是以人文学科为理念,以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为导向,以英语语言、文学、文化为核心的人文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人文素养。

  一、跨文化交际的人文素养

  1.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是指在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学识、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吉超2009)2.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类课程,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到每类课程之中。“指南”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实现“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每类课程虽然性质和侧重点各异,但都会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融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刘承宇等2017.04)3.“英语国家文化”的课程定位。开设“英语国家文化”课程的目标与宗旨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几个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等内容,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英美等国的各种情况,学会如何把所学的文化知识转换为正确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课程中通过中外文化各方面的比较,使学生意识到语言能力只是成功交际的'基本要求,文化知识才是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它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并分析涉及英美等国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能以正确的国际视角看待世界上所发生的事件。“英语国家文化”课具有专业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应用性的显著特点,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以及跨文化的人文素养的必备课程。

  二、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方法和培养途径

  1.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经济全球化的国际交流性,决定了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语言承载着文化,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拓展视野、丰富学识、发展辩证思维能力、发展个体视角和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过程。在校学生普遍年龄较低、阅历较浅,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较弱,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各种媒体舆论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只有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正确把握自己的立场,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是他们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尤其重要。2.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方法和培养途径。(1)拓展教学内容对比中西文化。在英美文化的各个主题教学章节,不仅要讲授英美的文化,也要加入中国的文化介绍,从而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让学生在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重温中国的文化,从对比中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提高其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能力,增进对祖国及其他国家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也加深他们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升其综合人文素养。(2)转变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多维教学模式,由知识灌输调整为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文化知识介绍调整到人文素养的培养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对外国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要培养学生较好的语言技能外,更要培养他们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3)了解西方文化弘扬中国文化。英语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卓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思考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从而具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语国家文化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又能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思考,辩证地看待问题,辩证地思考问题,不盲听、不盲信、不盲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思考力的英语学习者才能成功地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同时具有较强中国文化底蕴和思辨力的英语学习者才能更有效地弘扬中国文化,达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

  三、“英语国家文化”课的教学思考

  1.“英语国家文化”课程教学现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学习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文化的学习也能促进语言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由于英语国家文化课是非语言技能类课程,在语言类课程中属于选修类课程,被学校、教师和学生所忽视的情况普遍存在,如课时设置偏少,考核评价形式单一等。以往英语国家文化课的考核多是机械的单一的知识点的识记的卷面考核。建议以中西文化对比,或某个知识点的深度思考和拓展为题,撰写学习报告、学习心得和学习专题小论文等形式进行评价考核。2.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学生个人发展的最根本的源泉,也是最持久的动力。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是院校开展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院校过分重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技能性,而忽视了高等教育中的人文关怀,造成了高等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由于受教育的历史因素、现实社会环境因素、教育理念因素、教育方法因素、课程设置因素等等,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比较严重。(邓树生,2013)3.文化类课程的多样性。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类课程,开设“世界文化”“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等系列讲座,以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角,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比较意识和学生的文化思考能力。具有人文素养意义的文化类课程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不是点缀,而是英语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4.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实施,需要大量具备中西文化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院校对中西文化教育的重视,离不开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是实施高素养文化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邓树生.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26):76-77.

  [2]吉超.利用英语文本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J].江苏教育研究,2009,(17):73-74.

  [3]庄智象,陈刚.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外语界,2017,(3):9-15.

  [4]刘承宇,单菲菲.大学英语课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共核与差异[J].外语界,2017,(4):79-87.

  [5]程文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5):11-13.

【人文素养下的英语国家文化的课程定位论文】相关文章:

1.声乐演唱人文素养研究论文

2.高职生人文素养论文

3.高职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4.幼师人文素养论文

5.关于人文素养的论文

6.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论文

7.关于网络文化下高职文秘专业人文素养培养论文

8.茶道文化中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作用论文

上一篇: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特色分析论文下一篇:数据库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