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师德教育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它是多维度的,是教育系统内各要素都要更新与发展的变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统文化师德教育论文,欢迎来参考!

  一、高职院校思想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的冲突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创建体现高职学院特色的文化。由于原有的中专文化长期以来已经渗透在教师思想观念中,难以短时间内进一步更新。原有中专校校园文化底蕴本来就薄弱,教师的文化素质短时间难以得到迅速提高。新成立的高职院校还很难形成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将不同院校的教师的思想文化统一起来。

  (二)教师队伍思想涣散每位教师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以及不同的做事方式,隐含在教师的思想中,导致校园内形成小范围的不同的派别及交际圈。一方面是老教师拥有高职称、高待遇、高地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一方面是青年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任务繁重,却待遇偏低,晋升困难,地位低下,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较低。面对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思想影响,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普遍存在无私奉献精神的缺失,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学院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有些高职院校一味迎合教育教学评估,急于跻身省级或国家级示范性院校,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物质文化建设上,对精神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合格学校主要看条件建设,良好学校主要看制度或机制建设,优秀学校主要看文化建设”[2],高职院校的文化品位直接影响和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视野和境界,制约着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的方向和质量标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职院校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和”用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理念,能够整合教师思想。“和”的精神是以承认原有各中专学校校园文化的差异性为前提的,而“同”则是为共同目标消除差别,整齐划一,显示了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高职院校必须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统一,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作为教师要以和为贵,行为有度,进退有矩,节制自己的欲望,当利益冲突时以大局为重,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上级不盲目附和,能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与不同的人和睦相处,面对分配不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以和为贵,以尊重、包容的态度对待,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上下同心,使学院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仁爱高职院校教师应当有一种“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观。“仁”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作为教师,唯有从爱人出发,发自内心地爱学生,才能与学生达到“人恒爱之”的和谐关系。高职院校的学生渴望被别人理解,自尊心表现得非常强烈,如果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和爱,会唤醒自信,调动潜能,影响一生。所以,教师的“仁爱”对高职生更为重要,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诲人不倦。这种仁爱精神推而广之是一种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教师更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理想追求。整个高职院校应当倡导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神,建立良好行为方式,纠正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这样做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并能增强和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力。[3]

  (三)诚信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教师立业安身的根本。稳定和培养教师队伍首先要开展教师的诚信教育。高职院校相比本科院校缺少学术氛围,教师更像一个“高级个体户”,个别教师不安心工作,学术上弄虚作假,授课时吊儿郎当,这样的状况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个别教师为了自己在学生评教中获得高分,不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是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在课堂上加入对教学毫无促进作用的游戏环节或播放视频……甚至为讨好学生,变相泄露考题,涂改分数,没有诚信,对学生的不负责任,给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作为教师应当知道自己所处的重要地位与肩负的神圣使命,诚实守信,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廉洁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完美的人、全面的人。作为教师首先应当要求自己成为完美的人,全面的人。“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然而,现实生活中,个别教师却缺乏奉献精神,看重蝇头小利。个别教师在学生入党、评先进、选班干部、评奖、助学金时收赂,接受吃请,个别在行政部门工作的教师“吃、拿、卡、要”。“义者,宜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重义,见利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大义讲求奉献,廉洁奉公。作为教师不能重小利而失大义,否则就会在学生中威信扫地,更缺少教育别人的本钱。美国学者赫尔曼卡恩认为:“儒家价值观中包含的强烈的奉献精神、对政治群体的认同、内在责任感等,使现代东亚社会达到了比西方社会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高的经济效率”[4]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还说过:“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孟子主张教师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用正道教育学生,教者必以正。(《孟子离娄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孟子万章上》)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作为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克己复礼,安贫乐道,出淤泥而不染,像孔子那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正心笃志、崇德弘毅。

  (五)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教师应当生有所为,积极入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子曰:“修己以敬。”高职院校教师虽然更多地属于某一学科方面的专家,但从教师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素养仍然是第一位的;需要每位教师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尤其是政治素养,用优秀传统文化武装自己,高职院校才能真正提升内涵,提高办学质量。

  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师德教育

  (一)尊师《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将贵师而重傅。”现今社会并没有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其实道德败坏的教师只是极少数。一方面是高职教师有一部分人不爱岗敬业,学艺不精,素质较低,确实让学生看轻;另一方面是学生从小所受的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较多,自高自大,目无尊长。另外,一些兢兢业业、学识渊博、对学生管教严厉的教师,因为学问过于高深,学生如同听天书,每次学生评价会给这些教师打低分,反而是那些哄得学生开心的教师,即使不教给学生任何东西,学生对教师评价却很高。这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尊重,自我实现。希望自己有威信,有能力,得到学生和同事、领导的认可,希望自己能得到作为教师的荣耀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首先做“人师”,要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并且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寓教于乐,对待学生要做到“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当一个教师真正用自己的学问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染学生,用自己高尚的品德信服学生,肯定会受到学生尊重。作为学校也应该关心教师,帮助他们解决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给教师培训与发展的平台,用事业的发展凝聚人。“师者,人之模范也”,当教师真正受到应有的尊重,觉得当教师是无上光荣的事,会无形中维持自己的“教师”形象。

  (二)法治“人性有好恶,故民可治也”。大部分教师“君子怀德”,会努力按君子的要求成为学生的榜样,但还是会有一小部分道德败坏的教师,他们是教师队伍中的败类,对社会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最近几年,高校出现的丑闻比较多,高职院校中也存在这些问题,诸如“学术”、“潜规则”、“吃、拿、卡、要”、“性侵害”等。当然,这不是普遍现象,这其中有自身的道德问题,也有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因素。“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很多教师认为应当“依法治教”,对教师中道德败坏的不能“以罚治教”。封建社会“外儒内法”、“为国以礼”,当教化无效时,“德主刑辅”。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监督体系,坚决惩治触犯刑法的教师。高职院校教师要遵守《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法规、条例,同时学校要根据情况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具体的规范,加强制度建设。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条件,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当教师团队是一个团结向上、学术文化气息很浓,用优秀传统文化武装的团队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才能落到实处。

  (三)自省师德监督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化到每个教师的血液中,内化为教师自身的行为规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真正发挥强大作用。“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作为教师应该有更高的道德标准,要严于律己,“改过迁善”,重视“慎独、内省”,发挥以身立教的作用。孟子曾说:“君子博学而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立人达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每位教师责任重大,都应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四)正确的导向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舆论的正确导向,高职院校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提升任课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鼓励其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建设一支学识渊博的专家型教师队伍。[5]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树立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兵,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加大对德业双修的教师的表彰力度。在同等条件下,师德优秀的教师在晋级、评聘、职称评审优先考虑,并注重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弘扬正气,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这样能起到激励、示范、导向作用。当高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渗透在每位教师血液中,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时,就能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使每位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每位教师也将会把“教师”作为一种荣誉,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严格要求自己,“身正为范”,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传统文化师德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师德教育论文

2.职业教育师德论文

3.中学师德教育论文

4.关于师德教育论文

5.师德师风教育论文

6.师德是教育之魂的议论文

7.院校师德教育论文

8.幼儿教育师德论文

上一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心得下一篇:关于对我校生物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