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合成与工艺研究、医药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制药工程专业的论文应该怎么写?
校企合作给制药行业带来的影响
摘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不仅可以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和实践能力,还可以缩短学校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毕业环节,高层次人才,实践能力
21世纪的竞争,其实质是经济、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艰巨任务。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和地方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学校的实验条件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借助社会力量办学,通过利用企业工程技术人才、企业设备仪器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十分必要的。几年来,安徽中医学院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创办的制药工程专业与一些企业合作,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载体,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
一、校企合作的背景
制药工程学是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结合发展的应用学科,是利用化学、药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制造药物的实践过程,它既是工程技术的一个分支,又是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药工程作为一门技术,过去分散地存在各学科之中,如药物合成、精细化工与生物化工、药物制剂、中药制剂、制药设计等。制药工程专业在制药行业属于技术性强、覆盖面广的宽口径专业,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包括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设计、质控与优化等)问题。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是教育部在1997年调整学科结构与大幅度整合高等学校专业时设置的新专业。学院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创立的制药工程专业,于1997年开始招生,借助工学学科与药学学科交叉的`优势,建立了以“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为主,中药制药工程为辅”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已近100所,从整体来看,各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均设置不久,教学计划尚未有一个标准模式。各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因办学基础条件以及对制药工程学科内涵的认识不同而不尽相同,相应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也不一样。但其培养目标都主要是着眼于培养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生产与管理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革新、实验室建设、配套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作了一些尝试并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药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行业,只要掌握相关技术,就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鉴于此,企业顾虑自身生存、发展和技术保密等因素,不太愿意接纳高校学生实习;二是制药企业必须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组织生产,相应的车间和厂房对人员进入有专门的要求和限制,接纳高校实习学生干扰了企业自身的生产;三是学校专业教师理论基础较扎实,但工程技术实践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往往力不从心。如果学生能到企业实习、锻炼,不仅能很好地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操作等实习内容,而且还能从企业技术人员学到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四是学校很难筹集大量资金投入建设符合GMP要求的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车间与中试放大专业实验室。面对这些问题,学院主动联系,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先后与安徽山河药业、安徽国瑞药业、安徽新力药业、连云港康缘药业等制药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连云港康缘药业有限公司在我校成立了“康缘班”,设立了康缘奖学金。
二、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校和企业在资源上各有优势,高校的师资、科研力量雄厚,人文环境较好;而企业在资金、市场、技术方面有其优势。两者联合办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建立在个性化培养基础之上的。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各个阶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为解决制药工程专业后续实践教学问题,强化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几年来,学院与安徽山河药业、安徽国瑞药业、安徽新力药业、连云港康缘药业等制药公司签订了联合培养制药人才协议书,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先后聘请企业近十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授和副教授。学校和企业的专家、教授多次在一起讨论制定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生产实习时要熟悉原料药合成工艺流程与生产设备,熟悉工艺操作规程及相应级别要求;了解不同制剂剂型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符合GMP要求的生产车间结构;熟悉各主要设备的结构、尺寸和性能及工作原理等;了解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品种、生产规模和主要原料消耗定额。
详细了解实习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操作规范,重点了解各工序的操作条件,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方法;了解车间曾出现过和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曾采取或打算采取什么改进措施。在毕业实习中通过对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制药车间的全面了解和参加实际生产和劳动,学生要初步了解制药工业GMP、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等制药工程及药物制剂方面的发展动态,具有认识、了解、观察、分析生产工艺与工程的能力,初步具有制药工业经济分析、整理生产技术资料的能力。在毕业设计中根据制药工程的特点,要着眼于应用化学、药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按照GMP规范设计要求,进行药品生产选型、放大、过程优化,设计符合要求的厂房、车间、设备及环境条件,了解“三废”处理方法,制定符合设计要求的各种指标。
安徽山河药业、安徽国瑞药业、安徽新力药业、连云港康缘药业等制药公司作为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先后接纳了02届、03届170余名学生的课程见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通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训练环节,学生初步具有车间设计、设备选型的基本能力,解决生产过程运行中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新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与革新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通过所见所闻提前了解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到制药行业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制药企业为生存和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不畏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从产品开发、中试、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三、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和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学校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帮助,只有密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多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的场所,才能保证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几年来,我院与制药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由安徽山河药业、安徽国瑞药业、安徽新力药业、连云港康缘药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到合肥神鹿药业、安徽精方药业、扬子江药业公司、华东中药工程集团公司及合肥医工医药研究所、安泰药物研究所等,2002年,在原来生产实习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包括合作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青年教师下厂培训,科研技术开发等事宜,以及公司的技术人员不定期地到院校举办专业前沿学术讲座。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给学院、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学院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能胜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办学单位。校企合作,加强了学习交流,提高了学术水平,也促进了产学研结合,不少教师已与企业进行了长期技术合作。校企合作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到企业了解生产、技术情况,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脱离实际的授课状况。
教师在从产品开发、中试、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学到了书本上难以学到的实践知识。同时,校企合作也使教师了解和掌握了本专业最新发展动向,及时传授给学生,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由于药品品种多、产品更新快,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从事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以保证企业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并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可帮助企业开发一些新产品,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企业为培养自己所需的人才,邀请有关学者、专家给学生讲授专业技术、市场营销、公关、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企业通过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也了解和掌握了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为日后的择优录用人才提供了依据,缩短用人单位与学生距离,减少适应期。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的情况看,这些学生参加工作后对各方面工作适应快,工作责任心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四、校企合作,解决了贫困生的后顾之忧
随着招生并轨、学生交费上学制度的推进,高校贫困生群体越来越大,尤其那些来自贫困山区、父母下岗家庭的学生,要想完成学业,经济问题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连云港康缘药业有限公司在我校建立了“康缘班”,设立了康缘奖学金,每年资助30名特困生。企业的经济资助,无疑为贫困学生开辟了绿色通道。校企合作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它采取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实施了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及素质培养,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制药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在大幅度减调专业中新增设的一个专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知识结构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研究,专业人才的素质要到制药企业中去实践和检验。但要适应WTO的要求及我国医药工业要迅速发展的形势,使制药企业走上现代化、集团化、规模化,必须重视制药工程人才的培养。
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是培养高层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凤余,彭代银,王键等.高层次制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医教育.2001,20(4):16-18
[2]董玉杰,彭代银,聂久胜等.校企联合办学是药学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药学教育.2003,19(2):8-9
【制药工程专业学位论文】相关文章:
1.制药工程专业论文
2.学位论文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