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迷失论文

2020-06-26实用文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知从何时起,“君子”突然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审视当下,已很难再找到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人格典范。在现代化的压力下,我们往往更看重目的,忽视了手段,这使我们陷入了一个集体不知“礼”的氛围中,戾气丛集、你争我夺、心灵枯萎、身份焦虑……这一切正迫使我们去思考、去反省,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反而更遥远了呢?失去了对“礼”的坚持,我们的心灵家园怎样托付?而逝去的这一切,又该如何找回

  礼本乎人心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元素,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在儒家思想中,礼是构成社会秩序的规则,是人基本的行为规范,在孔子看来,“无礼”,这个人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曾详细地阐释过“礼”,不管是内涵,还是外在的形式,正如《中庸》里说的“礼仪三百”。

  礼是一种行为规范,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是人心天理外在的表现,所以说“礼”同于“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礼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礼节、礼仪,而且还是和内心、和一个人的修养有关的,是自内而外的,是恭顺、谦和、仁义。只有内外咸备,在外见于行为,在内出自人心,也可以说仁人之心,才是完整的`礼。

  礼本身就分等级

  当然,礼不仅仅是这一面,在传统社会中,礼往往还是等级之间不平等的体现,传统中的五伦之中,君臣、父子、夫妻等等,在这种关系之下,礼包含着两个意思,一个是教化,虽然理论上对等级两面都要求守礼,但在具体的生活中,这种教化往往是上对下单方面的。第二个是惩罚,当一个人不遵守的时候,就会受到惩罚,这种惩罚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来自整个社会规则的排斥。

  这一点是不可不察的,鲁迅批评“礼教吃人”确实也是有的。当礼太强调伦理性,特别是建立在宗法政治等级上的伦理时,礼背后所展现的,就是坚硬的等级制度。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祭祀,朝廷政令,具体到婚丧嫁娶、朋友见面,都有各自特定的礼仪,一旦所行之礼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就是“非礼”。

  礼被异化成了“礼物”

  传统社会如此重视“礼”的作用,但在现代社会,“礼”正在异化。

  如今,说到礼,可以想到的无非是礼貌、礼仪、礼尚往来。礼貌是所有人都应具备的素质,这无可厚非。礼仪,人们往往一听就会觉得很宏观、很遥远,和普通生活无关,比如我们国家有礼宾司,各种大型仪式都有完备的礼仪程序等。其实,礼仪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需要的,它代表的是尊重,是人对于世界,对于社会的态度。其三,礼尚往来,这句话的本意是指亲戚朋友之间情感上的互相交流和慰藉,但是在现在金钱已经喧宾夺主,更多时候是送礼。

  所以,现代社会的礼,其实是“无礼”,是“礼物”,一个是不再发自内心,一个是物质化。大型仪式上虽然常常有“礼”,但是往往形式更重,而少了内涵,普通人的人际关系中,礼缺失得更多。

【礼的迷失1000字论文】相关文章:

1.迷失的双眼精选议论文

2.初中生议论文:迷失自我

3.议论文:欲望使人迷失方向

4.自我迷失

5.迷失的方向美文

6.迷失了自己初中作文

7.迷失在冬天作文

8.迷失自我的美文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下一篇:新课程下美术教学之有效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