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幼儿小班进餐事关-幼教论文

2020-06-26实用文

  摘要: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期儿童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乃至对人一生的健康都有影响。本文以在园小班幼儿午餐活动为载体,主要采用时间取样法,对小班幼儿午餐活动中的非就餐行为进行观察研究,分析提炼了一些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午餐活动;非就餐行为

  1问题提出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良好的进餐习惯是促进幼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包含:自理、匀速、不挑食、桌面较干净、专注,仅偶尔说话。但目前各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就餐活动中,或多或少的都会伴有非良好的进餐习惯,而成人在处理幼儿进餐问题的过程中所用的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查阅资料中发现,现有研究多从医学领域和营养学领域开展,而教育领域对该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主要以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午餐活动中的非就餐行为进行观察研究,从而了解幼儿非就餐行为的一般特征。分析原因,以提出较科学的对策和建议,达到提高幼儿进餐时的专注性,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活动意义。其中“非就餐行为”是指:幼儿在进餐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或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与就餐无关的行为。

  2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本园小三班幼儿(第二学期)。具体方法:时间取样法。量表制定:每个幼儿观察10秒,每5分钟记录1次非就餐行为,在行为代码下相应记录。

  3研究结果 表1可以看出:就餐30分钟时间内,20名幼儿共出现非就餐行为334次,其中心不在焉、小动作、说话3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最高。

  表2可以看出:就餐30分钟时间内,在11:10~11:15之间出现非就餐行为的次数最多,在11:15~11:20之间出现的非就餐行为次数最少。

  4结论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造成小班幼儿在午餐活动中非就餐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4.1幼儿的.年龄特征

  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征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同伴,而小班幼儿同伴之间的平行模仿更多,这也导致他们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观察中发现,同一组内只要有1位幼儿把玩勺子发出声音,接着同一组内的2~3名幼儿会跟着做。

  4.2家庭环境的影响

  4.2.1家长的饮食行为、观念。家长是孩子的第1任老师,家长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发现,有的家长会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书或玩手机,这也是在无形中给幼儿以不良的暗示,长此以往,这些行为会影响孩子。

  4.2.2家长的教养方式。如今孩子是家里的焦点,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健康,总是希望让幼儿尽可能地多吃一些,对孩子在就餐中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特别家庭结构中祖辈3代同堂的家庭日益增多,祖辈成为家庭生活的主要照料者,爷爷奶奶们通常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就允许幼儿边吃边玩玩具或边吃边看电视,这样时间久了,促使幼儿的非就餐行为增多。

  4.2.3家庭的饮食习惯。不少家庭在饮食方面不是讲究营养全面,而是只做家庭成员喜欢的菜。有的父母自己有挑食偏食的习惯,又不回避孩子,无形之中滋养了孩子不吃这不吃那、挑食偏食的习惯,导致孩子在幼儿园午餐活动时,如不是自己喜欢的菜,就依靠“非就餐行为”度过午餐时间。

  4.3教师的影响

  幼儿园是幼儿除了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如教师对幼儿的非就餐行为熟视无睹,不采取相应的策略,势必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

  5教育建议 5.1正面教育和榜样作用,激励幼儿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对自己的午餐习惯严格要求,让幼儿看到自己最信任的老师吃饭多么安静、专注,从而受到感染。其次,发掘用餐表现突出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为其他幼儿提供可以模仿对象,促进同伴互学。

  5.2营造和谐氛围,感染幼儿

  首先,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创设环境,比如在幼儿餐桌附近张贴良好的进餐习惯图示,暗示幼儿该怎样做。其次,用实际行动提醒幼儿正确的就餐习惯,如有一幼儿在边吃边前后翘动椅子,教师及时发现并轻轻走过去帮他把椅子扶好,用眼神手势提示孩子安静用餐。教师做到眼中有孩子,营造和谐氛围,感染幼儿。

  5.3教育活动中渗透,因势利导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适当引导,让幼儿了解健康的午餐习惯。如针对班内幼儿非就餐行为的实际情况,利用照片、录像的形式,将平时幼儿进餐中典型的情况记录下来,先让幼儿看、比较,再组织幼儿讨论:哪种行为更好?让幼儿意识到专注进餐与不专注进餐的利弊。

  5.4保持家园一致,共同促进

  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仅靠幼儿园一方面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家长的力量,家园一致,反复练习和巩固,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进餐好习惯。

  5.4.1幼儿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家长对儿童进餐行为各个环节的认识,让家长用更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饮食行为。

  5.4.2家园步调一致共培养。首先,家长以身作则,成员之间意见一致,才能帮助孩子巩固正确行为。其次,要求幼儿在家在园就餐表现一致,并适时提醒、鼓励,强化幼儿专注进餐的行为。再次,对待孩子的进餐行为应少些人为的干预(劝、喂、吓),不威胁哄骗,要讲明道理,取得孩子的合作。另外,家庭的饮食注意品种多样化和营养搭配,切记“不要剥夺孩子在幼小时期尝试每一种食物的乐趣”。最后,家园之间加强沟通,一旦幼儿有了些许进步,教师和家长都给与及时有效的的肯定和表扬。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小班幼儿的进餐习惯只是众多习惯中小小的一方面,可是“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6岁以前培养成功”。因此,幼儿良好进餐习惯不容忽视,应及早抓起、抓好,因为它直接关系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初探幼儿小班进餐事关-幼教论文】相关文章:

1.培养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方式论文

2.小班美工活动初探论文

3.幼儿进餐活动教案

4.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教学反思

5.小班进餐礼仪教学设计

6.幼儿园文明进餐活动教案

7.平凡幼教情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8.幼儿园小班安全幼教工作计划

上一篇: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随笔下一篇: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整理物品好习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