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初探的论文

2020-06-26实用文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初探的精选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为了更好地实现合作的目标,需要在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含义出发,分析了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使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语言体系的主体,在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合作。其特点如下:第一,异文化性。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主体是来自不同的语言体系的,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第二,同语言性。跨文化交际的主体之间进行交流时,使用的是彼此都可以明白理解的语言,这样才能进行沟通交流。第三,口语性。跨文化交际是不同的`主体之间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师已将跨文化引入英语教学模式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流训练的程度不够。俗话说“熟能生巧”,对于语言的学习,亦是如此。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只有在不断的使用中,不断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更好的掌握。现如今,在众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传授理论知识,而减少口语交际训练的时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理论知识学习了很多,但却不会使用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害怕开口说,害怕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出现与我们预期截然相反的结果。第二,教学过程中缺乏跨文化意识。与国外相比较,我国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起步晚,并且发展缓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重视跨文化交际,进行相关学习。现如今,学术界已经开始重视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但是能够切实运用到现实教学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健全,导致跨文化意识不强。第三,教学过程中跨文化经验的缺失。英语的学习归根到底就是了解、学习国外的文化,理解国内与国外的文化异同,在交流的过程中,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真诚友好地进行沟通。如果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的老师具备出国留学的经验,并将自己在国外的经历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这对学生了解国外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实际上,在多数高校中,在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中,这种有经验的老师严重缺乏。所以,在大学教学过程中,缺失跨文化的经验。

  3对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问题的解决

  针对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地解决。首先,建立健全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体系。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社会的需要,改进培养方案,对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进行完善。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明确自己的职责,用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事业中。在坚持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材施教,形成合理完整的认知体系。其次,优化升级师资结构。目前,高校在跨文化师资力量方面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我们要采取相关措施改善这一现状。在进行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师招聘时,优选有国外学习、生活经验的老师。对已经在岗的教师,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自身文化理论,提升其跨文化教学的能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将部分老师送到国外去进修学习,或者是引进有经验的外教,指导学生在学习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面对面的实践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再次,积极开展教学理论研究。针对我国跨文化教学理论不足的现象,我们应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研究活动,对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进行探讨;设立项目,组成专门的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经验;结合社会的需求,将学习的教学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进行对比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完善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系统。

  参考文献:

  [1]陈家燕.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郭文玲.英语学习策略调查及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初探的精选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索论文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论文

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论文

4.加大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论文

5.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6.《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全文

7.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发展新方向的论文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与开发论文下一篇: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