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论文

2020-06-26实用文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 实践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 评分标准 实践教学 兴趣小组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创新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关系到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接受、体脸、发现、研究和创造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是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较好的创新教学模式.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中与实践结合最为紧密的技术基础课,担负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对高职院校而言,仅仅做几个实验和一次课程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笔者从2003年开始,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试探性的创新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新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1.1评分标准的改革

  分数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大多数院校均制定了考试成绩占7000、平时成绩占30%的评分标准.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就算在试题中加大考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试题份量,也仅仅只是从理论方面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了考察,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平时成绩多是依据作业、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评分,其实质上也是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这一评分标准,已不再适应重在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尝试教学中,评分改革为:考试3500,作业1000,纪律500,实验1000,创新提案1500,实践分析1500,操作1000.

  其中,实践分析是按每一种机构讲完后学生按照要求观察、分析、比较该机构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报告评分;创新提案是按原理部分讲完后学生通过观察实际,从而发现问题,并以所学知识为依据,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的大小评分;操作是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所学进行的简单、实用的小机械设计的优劣评分.

  评分标准的改革,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态度.因为创新实践不再是兴趣的问题,而是直接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挂钩,从而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问题.这必然能引起学生对创新教学的积极响应,因而,评分标准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动力所在.

  1.2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更加紧密地联系实际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接受性教学为主,教师讲学生听,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要改变这一方式,就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倡导有效地接受、体验、发现、研究和创造相结合的基础教学模式.

  接受是指学生应接受哪些知识,也就是老师应重点讲解什么内容.传统的重点在因而不在果,重视每一个公式、每一个论点的推导,而不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创新教学要加大实践教学,就必然不能再一成不变地逐点讲解了.应只讲其结果而不讲其原因,以节省课时,然后尽可能多地进行实例分析,讲清机构的运动、特点和应用.重点在于应用,应多讲怎样巧用、妙用,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实际问题;体验是指要引导学生、要求学生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体验所学机构是如何应用的;发现是指学生在体验中发现现有机械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或生活中可以利用所学而设计出机械来解决问题的地方;研究是指学生对发现的.问题再深一步研究讨论,并提出设计方案;而创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提出的方案利用所学进行具体地设计.

  这一基础教学模式是一个环环相扣、与实践结合极为紧密的教学模式,要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尝试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办法:

  1)接受: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利用现有模型和教具,在课堂上分析其运动和特点,并引人与之相应的实用机械,分析说明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要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实习工厂和培训中心进行现场教学.

  2)体验:在接受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机构按下面的表格1进行分析.

  该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例分析中若有N名学生的结果相同,则这些学生评分标准中实践分析的分数X=15-0.3XN.实例分析要求画出机构运动简图,并分析其用在此处的优点,能否用其它机构代替等.

  3)发现:在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体验生产和生活,寻找现有机械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或生活中可以利用所学而设计出机械来解决问题的地方,并以报告的形式提出应改造哪些细节或设计出什么样的东西.这不仅仅要求是纯机械的,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利用所学、所知,或通过查阅资料所得的知识构思出机、光、电一体化,甚至纯电子的设计构思.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使本课程的创新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研究和创造:这二者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的,放在课外兴趣小组指导进行.

  1.3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一般实验为10学时左右,课程设计是进行减速器的设计,为期两周,这些已经远远赶不上高职创新教学的要求了.在尝试教学中按照表2进行.

  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还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4建立课外兴趣小组

  课外兴趣小组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更新课本知识,是学生了解最新机械行业发展状况的第二课堂.

  1)经费筹集:采取学生交一点,学院补助一点的方式.

  2)成员:有兴趣的学生.

  3)活动时间与地点:每周二、四晚(机械设计实验室).

  4)活动内容:

  (1)集体学习:了解机械行业发展状况;了解先进的设计方法;阅读相关书籍,以提高认识、开拓视野,使学生的知识与时代保持同步.

  (2)组织讨论:讨论、评比学生研究后提出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大小,并以此为依据评定创新提案部分的分值.

  (3)操作设计:从讨论结果中选出十个经过讨论改进、可行性最大的提案,以小组成员为主干,全班学生为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些方案的初步设计.并以设计的结果为依据评定操作部分的分值.

  2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课程结束后,把实验班与对照班按表3做了对比分析:

  从上表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该创新教学模式是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较好的创新教学模式.

  3经验总结

  在实施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曾出现了许多偏差,获得了下面几点教训和经验:

  1)应考虑学生的能力与时间.开始时没有考虑到此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任务,要求提得太高,并且也没有组建兴趣小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自然达不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2)应考虑自身的精力与能力.笔者因实践经验不足,没有注意自己的精力问题,在实施中感到非常吃力.虽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自我感觉不佳.所以,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知识,并发动兴趣小组的成员参与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3)应加强实验和现场教学的管理.学生对实践兴趣极高,管理不好就无法进行教学.因而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并积极寻求其他老师和师傅的帮助,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4)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厂、实验室中有许多应注意安全的地方,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1.高职实践课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2.浅论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3.关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4.高职高专儿科学课程改革探索论文

5.高职物流管理课程开发方法的探索论文

6.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论文

7.浅论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论文

8.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上一篇:山楂种质资源的形态性状分析与研究论文下一篇:3DMax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