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文:探讨中医养生治未病

2020-06-26实用文

  “治未病”思想是由《黄帝内经》首先提出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就是治疗与预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要手段、以保障健康为目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未病先防,从适度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方面进行调养,最大程度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防止疾病发生;二是即病防变,也就是生病之后要早期发现,并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恶化——病中养身。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小病小灾,但有了小病,不要忌讳就医让小病酿成大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在发病之初,必须及时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截断病机,及时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三是病后防复也就是在疾病治好后防止复发。生病后人的身体一般比较虚弱,要注重病后的康复治疗,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可导致疾病反复或旧病复发;同时要有针对性进行养生保健,远离原来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发病因子或改变可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生”的意思为生命、生生不息之意,养生即通过各种手段调摄保养自身生命,使生命生生不息的意思。《内经》认为人的寿命与先天禀赋有关,但后天修养是关键。在中国养生学乃至中国文化里,人的生理、心理、伦理、皆统一于“心”中,历代的养生家、医学家普遍认为养心最为重要,是养生的根本。养心无外乎性命双修和阴阳平衡,“性命双修”是指养生不仅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度,更要“修性”,通过加强道德修养和进行心理调适而达到健康长寿。养心的.阴阳之道,在于刚柔相济,进退有度,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要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精神有所寄托;无所为,就要恬淡虚无,知足常乐,从容做人。

  中药是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中药不仅祛病,而且强身,提高身体的抗病机能。广东人煲汤就常用一些清热去湿、补气养血的中药材,这是中医中药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经验总结。所以,我们的老祖宗总结下来中医药“简、验、廉、便”的特点,通俗一点说,就是诊断形式简单,治疗有效,治疗、用药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老百姓都用得起,而且药食同源,安全性更好,我们已经使用了几千年,真正服务于“治未病”的目的。

【小论文:探讨中医养生治未病】相关文章:

1.《内经》治未病观

2.《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发微

3.治未病科实习范文报告

4.治未病思想运用于孕期的意义的论文

5.中医药与养生保健探讨论文

6.2015三伏天养生:冬病夏治

7.经典中医养生广告语

8.中医养生三字经

上一篇:客户服务的全渠道思考论文下一篇:小数除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