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2020-06-26实用文

中小学心理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也日益显著。

  一、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的及其特点

  1、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的

  中小学心理教育是根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挖掘人的心理潜能,提升人的心理品质,促进人的心理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中小学心理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心理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无疑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的是优化学生心理生活,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学生既能适应社会,又养成具有批判性、创新性、建设性等特点,不仅追求自身的心理健康,还要把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当作自己的责任,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中小学心理教育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体验性和活动性。

  2、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特点

  价值导向性。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规律、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针政策对心理教育具有制约作用,任何想让心理教育独立于教育之外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人的心理事实的建构是社会过程的产物,不存在一个超时间、超文化、超历史的人的内在本质,所谓人的内在本质实际上是特定历史时代的认识论建构,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个体的态度、行动及价值观等是社会的规则系统的内化,社会规则系统界定了个体思维和行动的所有可能的形式。学生是在与特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来建构自己的心理世界和行为规范。

  体验性。所谓体验通常是指带有本体论意义的一种生命活动,它是在个体感受、理解事物的基础上生成意义的过程。对个体而言,体验的过程就是个体心理事实的建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教育具有体验性。中小学心理教育就是通过创建宽松、和谐、合作的环境,让学生不仅能了解自身的特点以及心理、行为技能等知识,更能在活动中去真实感受、理解,充分体验,在体验中建构自己完善的心理生活。

  活动性。人的心理发展与其参与现实活动的程度紧密相关,只有通过活动才能把个体置于一定生活空间,实现人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人的心理状态与特点也只有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养成与提高,只有在活动中,并通过活动才得以实现。科学地组织各种活动,为学生建构良好的心理生活提供有利的外部资源和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情境,是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责任。

  二、在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1、心理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心理不健康不能算是全面发展。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心理素质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可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一道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的完整体系,抓好心理教育己是实现整个教育目标不可若缺的重要环节。

  2、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校应实施教育己成为世人共识,但如何实施深化素质教育还有待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心理素质是学生的深层品质,涉及到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人格的完善,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心理素质还将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介入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中小学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层次教育活动。

  3、中小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时代要求形成了较大反差。首先是大部分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弱化。主要表现在自知力、意志力、自控力、学习力、适应力较差。再就是个别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偏常。如多疑、嫉妒、敌意、欺骗;心理问题躯体化,兴趣丧失,精力缺乏,分心,记忆和思考困难,社会适应严重不良等等。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和不可忽视的。

  三、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的主要模式

  根据中小学的具体特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其重点应在学校,学校是受教者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场所,搞好学校心理教育的大环境,能有效地潜移默化校园中的每一个人,对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中开展心理教育,应有以下主要模式:

  1、建立学校心理辅导中心

  心理辅导中心是一个为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并提供各种服务的校内机构,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承担整个学校心理教育任务,是学校心理教育的组织机构和执行机构。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它的心理教育的作用:

  (1)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由心理辅导中心直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以帮助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比如对将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心理训练,以提高其考试的心理素质,战胜焦虑的困扰。当然,心理辅导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尤其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除了当面进行辅导外也可进行网络辅导“网络辅导”即仅通过网络和学生交流,不必和学生见面。这种辅导的方式,是通过电子邮件、QQ及E话通文字或语音聊天、BBS论坛和微博等网络方式进行双向的、文字或语音交流的一种方式,是一对一的个别教育。“网络辅导员”通过所掌握的中小学生心理最常见的问题,诸如早爱、长相缺陷、学业、人际关系之类的问题,给予学生个别的辅导。

  (2)开设心理教育课。心理教育课旨在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能起到预防心理疾病的作用。

  (3)进行专题讲座。对儿童青少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冲突与心理问题,可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育的专题讲座。如,刚入学的新生可举办“学会适应环境“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等专题讲座。针对学习不良、考试焦虑及厌学情绪的学生,可举办学习动机与态度,学习策略与考前心理调节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对于青春期的学生,可举办性教育与性心理知识系列讲座;面临毕业的学生进行升学与克服考试焦虑等方面的讲座。

  2、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教育,以提高其心理技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做到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新型的学科教学主张的是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师生共同开发的“体验性的学科教学”。这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也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相互作用,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关注自身体验,内化社会规则,从而建构自己的心理世界,并用内化的社会规则指导自己的交往行动。这给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心灵、优化个性提供良好的条件。但这必然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懂,例如左手的舵式运功可以比喻成荡秋千,右手的运弓可以比喻成开小汽车平衡等。

  (2)上课的气氛。课堂气氛松散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所以教师要有计划安排,对上课内容和时间要把握适度,做到紧张有序、严肃活泼。

  (3)表扬和批评。对小朋友的表扬和批评运用要恰如其分,一味批评会造成心理障碍,太多表扬会带来自满情绪。

  (4)理解和沟通。教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经常与他们沟通,不要让他们产生畏惧感,而是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

  7、中提琴初级启蒙阶段的教育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启蒙教育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除了演奏技术精湛以外,还需具备全面的教学理论知识。在中提琴初级启蒙阶段,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基本功训练,合理均衡基础与音乐表现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多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初学者都存在个人的特殊性,而且小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一般只有几分钟,在课堂中大部分时间是不可预测、变化多样的。这一阶段主要是模仿老师来学习,所以示范时教师一定要动作准确,并且耐心指导。

  三、中提琴初级教学条件的认识与改进

  中提琴初级启蒙教育中存在上述的诸多问题,目前国内大多数人及高等音乐院校对中提琴初级启蒙教育仍存在陈旧的思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数据的对比,认识和了解中提琴与小提琴初级启蒙教育不平衡的失调关系=

  1、思想

  人们对小提琴熟悉,而对中提琴陌生。

  2、早期学习年龄

  初级启蒙的小提琴一般在3-6岁,而中提琴在7-10岁或更晚。

  3、教材

  初级启蒙小提琴教材非常丰富,而中提琴教材稀缺。

  4、学生

  初级启蒙小提琴学生数量庞大,而中提琴数量稀少。

  5、教师

  初级启蒙小提琴教师过剩,而中提琴教师稀缺。

  6、就业趋势

  小提琴职位稀少就业困难,而中提琴职位空缺就业容易。

  通过这些对比不难看出,中提琴初级启蒙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改进问题,具体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平等观念。中提琴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乐器,在乐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要由于这件乐器常与其他乐器合作而被忽略,中声部的声音特点是音乐作品的表现需要,希望有关教育部门、教师、幼儿培训机构,特别是音乐学校、少年宫争取开设这门乐器课程,加大中提琴教育的认识力度,宣传中提琴的有关知识,打破“冷门”观念。同时大力培养中提琴教师,解决师生数量短缺的尴尬局面。

  其次,呼吁中提琴教育专家、演奏家积极编纂和改进中提琴初级教学的课本、教材,创造幼儿早期接触中提琴初级启蒙学习的条件。

  再次,希望通过乐器研究与改进,克服中提琴乐器体积过大的弊病,让学龄前儿童有更多更早的机会喜爱中提琴,从而改变中提琴学生严重缺失的现状,改变中提琴教师数量贫乏的尴尬局面,让中提琴启蒙教育重获生机,繁荣兴盛。

  通过以上分析与思考,希望更多的人重视中提琴的早期启蒙教育,改变中提琴对小提琴严重依赖的现状,解决中提琴早期启蒙教材的缺乏以及学生数量稀少等诸多问题,让更多的孩子进一步了解并喜爱这件优美的乐器,从而壮大中提琴学习队伍。

【中小学心理教育模式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1.跨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论文

2.高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3.职业高中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论文

4.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5.职业学校《教育心理学》教学探索论文

6.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论文

7.校内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论文

8.教育生态观数学教育探索论文

上一篇: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创造性思维探索中学英教育论文下一篇:团体参与式音乐艺术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羞怯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