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高校就业率考核工作论文

2020-06-26实用文

也谈高校就业率考核工作论文

  摘要:一年一度的毕业生就业率考核工作,像是戴在各高校头上的“紧箍咒”,成了各高校的一块心病。高校如何从这个“紧箍咒”中走出来,做到真正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构筑和谐校园,成为棘手的问题。

  关键词:就业率;现状;对策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就业率也成为各高校最为敏感的话题。高校就业率考核工作就像套在各高校头上的“紧箍咒”,使各高校既感到头痛,却又无可奈何。

  教育部公布的对各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方法是客观的、公平的、公正的、合理的,能够真实反映各高校毕业生状况和社会的需求情况。但是,由于就业率被社会赋予了太多的功能,在具体考核工作中又存在太多的人为因素。因此,就业率考核工作也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不能真正地反映它的内涵。下面笔者就就业率考核工作作一些探讨。

  就业率考核工作现状

  高校就业率考核工作给各高校施加了太多的压力首先,根据教育部规定,学校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就业率偏低的高校和专业的规模要受到控制。其次,高校教学水平的评估也要考核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率低的学校不能得到优秀。再次,就业率也成为高校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学校领导都要向教育主管部门签订责任状,保证实现一定的就业率。就业率高低不仅关系到高校专业的生死存亡,而且还关系到各学校的“脸面”。就业率考核工作的作用如此之大,使得各高校都不敢掉以轻心,因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完成这项工作。

  高校就业率统计难度较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大学生就业实行的是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大学生自主择业。学生就业时间长、跨度大、范围广、流动性大,这在客观上给就业统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第一,统计工作量大、材料多、工作繁琐。各高校毕业生数多则超过万人,少则上千人,要弄清每个学生详细的工作地点、单位名称、联系方式及证明材料,确实是一项非常系统、复杂、繁琐、困难的工作,工作多、任务重。第二,毕业生缺乏配合。只有以下两种学生会很好地配合统计工作:一是个人发展情况良好的学生;二是对老师、学校有感激之情的学生。第三,学生工作变换频繁,分布广,通信方式变换频繁。目前,学生的就业方式十分灵活的占80%以上,而稳定就业的相对较少。很多刚毕业的学生由于单位、岗位、薪金待遇、心态等各方面的原因,频繁“跳槽”,工作很不稳定。上述情况客观上就给就业统计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高校就业率统计准确性不高高校就业率统计工作准确性不高。第一,学生为应付教师的统计而做假,学校为了应付就业率的考核而做假——规定学生没有就业单位接受函就不发毕业证,结果使得没有就业的学生到某些单位开具假接收函。第二,个别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任务而造假,统计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有的工作人员为了图省事而造假。第三,学校领导为了学校的发展而作假。第四,主审领导审核不严,造成就业率统计工作不准确。教育主审部门人员短缺、人手不够,但学校数量众多、毕业生人数更是不计其数,使得该部门无法完成审核工作。另外,学校和教育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前途,往往使得审核工作流于形式。

  客观现实第一,部分毕业生不愿就业。毕业生中大都是独生子女且家境好,娇生惯养,不肯吃苦,对工作百般挑剔。第二,按照市场规律,一部分毕业生无法就业。那些能力不强、技术不高、就业心态不好的学生,由于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而无法就业。

  我们认为,考核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应该采取有力措施,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促进高校大学生充分就业。2006年11月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劳动部联合举行的“网上招聘月”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解决问题的对策

  淡化就业率的考核工作第一,就业工作是社会问题,用就业率考核高校是不合理的,高校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即学校给予学生学业知识、技能本能、思想品德、人际关系、心理素质等。第二,就业率意义不大。教育主管部门不应把它提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就业率只能提供参考,不能作为考量的依据。第三,学校应当重视就业工作。目前,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竞争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大都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学校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从人、财、物上对就业工作予以支持,学校的就业工作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教育主管部门要变对学校就业率的考核为对就业服务工作的考核就业率的考核只是结果,目的是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如果教育主管部门从考核就业率改为考核服务工作,那么,效果会更加明显,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教育主管部门要考核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必须有相应的人员、场地、师资、资金、机构。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督促学校健全就业服务机构、落实就业工作场地、配备就业指导人员、合理有效使用学校就业经费。第二,教育主管部门要考核学校就业指导的开展状况。就业指导是就业市场化后的产物,在国外早已普及,但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当一部分领导、教师没有这种意识,认为它可有可无。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督促、检查。第三,教育主管部门要考核学校就业渠道的建立情况。学校要广辟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单位。比如在经济发达、用工需求较多的地方设立办事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加强校企合作,创办定向培养班,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立足本地更好地为本地经济服务。第四,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售后服务”情况。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存在过渡期,心理上有一个“断奶”过程,学校作为他们较为信赖的人、有能力帮助他们的人,要在他们最困惑、最迷茫、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送一程,帮一把,最终使之完全独立地适应社会。第五,教育主管部门要考核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比如专业设置是否与市场接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情况、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情况、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情况等。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高校职业指导教师培养第一,职业指导近十多年才得以真正发展,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改行或半路出家的。他们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他们的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培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第二,就业服务需要一批高素质的职业指导师。教师是任何教育体系推进过程中的关键,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学生就业时才会更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光珠.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缘何注水[J].教育与职业,2006,(10).

  [2]张敏,亢德喜.高校就业率探底:结构性变化揭示就业率真相[J].半月谈,2006,(2).

【也谈高校就业率考核工作论文】相关文章:

1.也谈责任的议论文

2.也谈责任议论文

3.也谈送礼议论文

4.关于初中议论文:也谈责任

5.也谈小学科学教学思路论文

6.也谈韩寒小学议论文

7.也谈开卷有益议论文

8.塑造就业力提升就业率论文

上一篇:关于苦难造就辉煌的议论文下一篇:关于网络信息检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