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透视]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一个难点。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答这个题时把罗列的句子中不是“某人”所说所想所做的句子排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被排出,从而帮助解题。
考题选取的传记文章,主角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等,要通过洞察人物言行背后的“隐情”去分析人物性格。学会体情察意,就能根据文意定句意,在读懂弄通全篇的基础上,去掌握人物言行的真正意图。
题干对人物某种品质或做法的说法,有时是命题者自己进行了概括,有时则摘引原文中的字眼,它们有时是明晰的,有时则是隐晦的'。对于命题者自行概括的较抽象语词要悉心揣摩其内涵;对于“摘引原文中的字眼”要把它放进原文中去理解,切实掌握其内涵。
[典型题例]
材料:韦景骏,司农少卿弘机孙。中明经,神龙中,历肥乡令。县北濒漳,连年泛滥,人苦之。旧防迫漕渠,虽峭岸,随即怀决。景骏相地势,益南千步,因高筑障,水至堤趾辄去,其北燥为腴田。又维艚以梁其上,而废长桥,功少费约,后遂为法。方河北饥,身巡闾里,劝人通有无,教导抚循,县民独免流散。及去,人立石著其功。后为贵乡令,有母子相讼者,景骏曰:“令少不天,常自痛。尔幸有亲,而忘孝耶?教之不孚,令之罪也。”因呜咽流涕,付授《孝经》,使习大义。于是母子感悟,请自新,遂为孝子。
景骏后数年为赵州长史,道出肥乡,民喜,争奏酒食迎犒。有小儿亦在中,景骏曰:“方儿曹未生,而吾去邑,非有旧恩,何故来?”对曰:“耆老为我言,学坊庐、馆舍、桥障皆公所治,意公为古人,今幸亲见,所以来。”景骏为留终日。后迁房州刺史,州穷险,有蛮夷风,无学校,好祀淫鬼。景骏为诸生贡举,通隘道,作传舍,罢祠房无名者。景骏之治民,求所以便之,类如此。(《新唐书循吏传》)
例题:下面六句话,全都表现百姓对韦景骏爱戴的一组是
① 功少费约,后遂为法② 及去,人立石著其功
③于是母子感悟,请自新,遂为孝子④ 民喜,争奏酒食迎犒
⑤ 意公为古人,今幸亲见,所以来⑥景骏为留终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D.②④⑤
分析:这道题的题干,不是要求筛选韦景骏担任过什么职务,或干过什么好事,而是“百姓对韦景骏爱戴”这一点,因此,凡是韦景骏自身的行为,都应排除,只筛选出百姓的行为;但是,并非凡百姓的行为都合适,③句就是写的百姓的行为,但并非体现“对韦景骏爱戴”,只是受教育而悔改,因此,选之即错。正确答案D。
[能力检测]
材料: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注,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以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俄而洛京倾颠,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于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頠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顾流涕。惟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收泪而谢之。
题目:全部为王导采取的使吴人前来归附的言行的一组为
① 导每劝令之国
②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
③ 二子既至,则无不来也
④ 导每劝帝收其贤人君子
⑤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
A.① ③ ⑤ B.② ④ ⑤ C.② ③ D.① ② ④
[参考答案]
C[①句是劝元帝之语,与题旨要求无关。②句是以行动显示元帝的威仪,以促使吴人归附。③句是对元帝所提使吴人归附的建议。④句是王导针对中原避乱的人们而言,与题旨中所要求的“吴人”无关。⑤句的建议与吴人归附的主题无关。]
【语文论文:把准对象,体情察意】相关文章:
2.考察对象个人总结
3.考察对象思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