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评价的问题及分析

2020-07-04实用文

  马克思指出,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没有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没有把他们放在实践活动中去理解。从实践出发理解人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为我关系”,即以自己为主体,以关系的另一方为客体的主客体关系。为了构建这种关系,主体必须对实践主体进行反思,也即在实践活动中,对自身进行自我评价活动。对于人们而言从旁观者的角度置身事外地评价别人容易,评价当局者的自己则较为困难,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更是如此。

  一、大学生自我评价的问题

  第一,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具有波动性特点。大学生对自我进行评价实际上就是用理想自我衡量现实自我的过程,通过对二者的比较作出对现实自我的肯定或否定判断,通常会出现自我评价偏高、自我评价偏低自我评价模糊三种情况。自我评价偏高的大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容易从积极的方面看待自己,肯定自己,自我期望值比较高,容易造成行动目标力不能及。自我评价偏低的大学生自我期望值过低,缺乏对现实自我的自信,怀疑对自己的能力,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实自我的潜力和才能,在学习、生活、社交上难以取得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会引起严重的情感挫伤和内心冲突,导致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受阻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自我评价比较模糊”的大学生一想到自己的优点时候可能会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极度肯定现实自我;一想到自己的缺点时又会萎靡不振,颓废沮丧,极度否定现实自我,容易陷入自我评价紊乱,难以将主体和客体属性辩证统合。自我评价紊乱在大学生中间是相当常见的,容易导致大学生整个心理状态的紊乱,如情绪波动、行为怪异等,严重影响自我统合的完成。

  第二,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呈现个体性特点。弗莱德·多迈尔认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性个体主义是片面的、狭隘的、走极端的主体性表现之一。在人类的主体意识空前觉醒的现时代,人的主体意识越强,越是追求自己的主体性,就越是容易陷于个体性的困惑之中从个体出发而忽视社会。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大学生容易从个体出发忽视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评价标准的个体化。如果大学生脱离社会价值规范单单从个体出发设定标准,那么就变成了“我就是标准”,会使自我评价标准失去普遍性的规范作用,会使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呈现个体性特点。

  二、大学生自我评价的问题分析

  第一,大学生自我评价呈现波动性特点的原因

  在自我评价活动中,主体总是从自身需要出发来评判主客体之间是否存在价值关系以及其价值量的大小,根据客体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情况赋予客体不同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需要可以作为评价标准。因此,正确地选择评价标准就必然涉及到需要本身是否合理的问题。主体需要从本质上是主体为满足自身生存发展而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体的基本需要都是合理的;但基本需要往往要转化为许许多多的具体需要才能表现出来,具体需要并不是全部基本需要的转化,因而具体需要有合理、不合理的区分。就拿大学生择业过程来说,刚开始择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对未来充满期望、幻想,自我评价呈现偏高型特点;等到认清就业形势发现自己并不是社会非常需要的人才,想要踏踏实实寻找一份工作时却又错失了众多的就业良机,这时主体一般会会产生自我怀疑或动摇,自我评价呈现偏低或者自我评价模糊状态。以主体需要为基础确立评价标准是自我评价活动的出发点,对主体需要的认识偏差是大学生自我评价呈现波动性特点的原因之一。

  评价表达的隐秘性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自我评价波动性的原因之二。自我评价的评价表达与对外部客体的评价表达不同。对外部客体的评价表达是主体的一种需要,表达过程中主体会有意识地注意评价成果与外部客体的对应性。自我评价表达则不是必须要对外做出的,即使是作出了自我评价表达,也可能会与主体实际自我评价不一致。自我评价表达与实际自我评价不一致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非人为的不一致,即评价者的表达文不尽意、词不达意等情况造成的自我评价表达与实际自我评价的不一致;另外一种则是人为的不一致,即主观、故意偏离实际自我评价所作出的自我评价表达,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于评价表达的表演功能引起的自我评价的波动性。评价者通过表达自己的自我评价,寻求他人的理解以及达成与他人的沟通,以期望在他人心目中树立起自我评价者所预期的形象。以此为主要目的所作出的评价表达显然不是主体的真实自我评价,而是经过主观修饰、带有主观意愿的替代性自我评价表达。第二种情况是由于评价表达的试探功能,这是导致自我评价波动性的主观原因。这里,评价表达主要通过试探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反应,然后做出下一步的选择,是要作出真正的自我评价表达还是含而不露,或者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评价表达。这种试探通常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欲擒故纵”式,即评价者表达一个与自己实际评价相反的评价,来试探人们的反映。如果此时众人对此评价表示异议或否定,那么评价者就验证了自己藏而未露的真实评价。第二种是“偷龙转风”式,即将自我评价主体转移嫁接到他人身上,以他人为评价主体将自己的自我评价和盘托出,以此来试探他人的评价。如果众人对此表示否定,那么评价主体通常会隐藏真实自我的评价做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评价表达。

  第二,大学生自我评价的个体性特点及原因分析。

  “评价活动的前提性的也是核心性的问题就是评价标准的问题”。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衡量客体属性是自我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虽然有时自我评价标准是暗含的、不明确的、不自觉的(即自我评价主体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活动),但它始终都是

  自我评价活动赖以进行的逻辑前提。在自我评价活动中,如果对自我评价标准认识不清,很容易导致自我评价结论的个体性。

  自我评价标准的主观性是大学生自我评价个体性的原因之一。自我评价标准的确立首先要以自身需要为对象形成对需要的意识,通过对自身需要的反思区分出何种为主要需要,何种为次要需要,并依据主要需要确立评价标准。以主要需要为依据确立的自我评价标准是主体需要观念化、意识化了的产物,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一直生活在校园生活和校园环境的大学生,对于应该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缺乏实际经验,大学生以符合自己具体的个体需要为基础确立自我评价标准,并想以此标准推之于社会。当“个体”遭遇“社会”时势必会引起个体评价标准与社会评价标准的冲突,使自我评价带有明显的个体性特点。

  自我评价标准的模糊性是大学生自我评价个体性的原因之二。当主体意识到关于自身需要的意识,并将这种需要意识对象化之后,这时存在于主体意识中的需要已经在评价活动中作为评价标准,但接下来如果没有被再注意即再意识或再反思,就往往会具有很大的自发性而缺乏自觉性,并以“应该怎样”的形势呈现出来。“应该怎样”是评价标准的最一般的表达形式,告诉评价主体某件事情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应该怎样”表达了人们的某种意愿,表示一定倾向性的态度。但一个人一旦有某种需要的时候不会认为阻挡该需要实现的因素是应该的,所以在什么程度上应该,在什么程度上不应该则是值得置疑的.,这是导致大学生自我评价呈现个体性特点的重要原因。

  总之,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出现偏差,甚至评价不当是时有的情况。自我评价的主客体同一性,使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可避免地打上感情色彩的底色,甚至可能将他人对“我”的评价等同于自我评价,无法建立科学化的自我评价,导致自我评价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三、大学生自我评价科学化的途径

  第一、合理界定个人需要,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

  首先,树立正确价值观,自觉调整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人生价值的社会意义在于奉献和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自觉调整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选择好社会需要与个人功利目标的合理结合点。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历史合力,社会需要的实现最终是为满足绝大多数人的个人需要。所以社会需要在本质上来说并不排斥个人需要,相反它服务于个人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尊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尊重个人的需要和选择。

  第二,对照外部评价和对外评价理性认识自我。

  自我评价过程也是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只有理性的认识自我,才能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理性认识自我可以通过直接的自我评价方法和间接的自我评价方法两种方法。直接的自我评价是指以主体自身认识到的客体属性,包括健康情况、情感特点、知识水准、专业特长特点

  等来确立自我评价标准从而进行的自我评价;间接的自我评价是指通过外部对我的评价和我对外部的评价的对照发现自我认识的错位。他人评价是自我评价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他人评价是来自于他人的某种判断过程,它是个体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一般来讲,个体对自己等方面客体属性的评价不可能做到都恰如其分,常常需要通过他人评价来加以调节,但不是替代自我评价。对外评价活动是关于外部客体和主体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客体属性对于“我”具有什么意义的认识活动,是自我意识的能动凸现,为自我评价活动提供了自觉的意识前提,可以使主体更加具体地把握外部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从而为自我评价活动中自我评价标准的界定提供了参考。以对外评价活动为依托界定自我评价标准,可以防止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客观实际自我情况的发生。

  第三,修正评价表达,合理调整自我评价结论。对于一种在观念中建构价值世界的评价活动而言,自我评价主体在真正将这种观念成果付诸行动之前,需要经过咨询、确证,确证主体需要得当与否,确证评价标准正确与否以及整个评价过程有无纰漏等等。主体一般会通过与他人对话的方式,让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出评价,这样做可以使得主体对自我评价结论进行调整、修正,得出科学的自我评价结论。

  兰德曼说过,自然没有把人制造完整便把人放在世界上来了。自然没有最终决定人,而让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尚未决定,或者说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己。通过自我评价活动主体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是一次性所是的东西,而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性的过程,并在实际行动中做出决定“他是什么”,因此科学的自我评价对大学生合理自我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自我评价的问题及分析】相关文章:

1.大学生自我评价分析

2.大学生写自我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4.自我评价需注意的问题

5.自我评价与分析写作要点

6.学生自我评价分析说明

7.分析正确的自我评价

8.学生自我评价分析

上一篇:关于会计职业道德论文下一篇:大学生自我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