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比较优势战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论文

2020-07-04实用文

利用比较优势战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论文

  摘 要:比较优势战略论认为经济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应选择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只有这样其才能改变要素禀赋结构与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目标。

  关键词:比较优势战略;要素禀赋结构;产业升级

  1 中国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1.1 比较优势战略的理论渊源

  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经典概念,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阐述了“比较利益说”,并对比较优势的概念进行论证和理论提炼。针对亚当·斯密绝对利益论的内在矛盾,李嘉图把趋利程度的差异归因于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此论证国际贸易的交换比率是非等量的劳动交换。

  1.2 中国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一般而言,由于一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主要是由它所拥有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所以,它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根本上依赖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化,主要是资本丰裕程度的提高。立足于自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国家就能够使自己的整个经济具有竞争力并获取经济剩余,这样资本积累的速度才会快;由于资本积累的速度将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资本将由相对稀缺逐渐变成相对丰富,资本的价格将由相对昂贵逐渐变成相对便宜,进而达到提升本国要素禀赋结构的目的。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一国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有的发展经济学学者指出,国家间的出口结构差异主要由资金和人力资本禀赋差异决定,资本和技术投入显得尤其重要。但由于资金技术缺口等条件限制,发展中国家必须避免盲目抄袭发达国家重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必须利用劳动力价格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发展中国家不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会额外增加发展经济的'成本,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是最好的例证。

  2 利用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升级

  我国目前应采用比较优势战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具体来讲,我们应该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并提高其中的技术含量,同时,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及不可再生的生产性资源产品。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有利时机,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同时,消化吸收引进的国外技术,通过学习模仿,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开发出自己新的产品和技术,从而提升和优化我国进出口产品的结构,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的不断升级。具体而言,主要应在以下三方面继续努力:

  2.1 促进多样化的出口产品结构的形成

  我国中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发展劳动对资本替代弹性较大的产业的产品,比如小型机电产品、运输工具和小型机用电器等。另外,比较优势也能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中起作用。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本、知识要素比较充裕,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从高新技术产业中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环节逐步向设计、开发环节过渡。

  2.2 不断提升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进一步扩大生产型资源产品的进口,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力度,充分利用进口资源的有效供给,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通过进口的“推力”和出口的“拉力”,发挥外贸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构建以出养进、以进带出的进出口良性互动机制,为未来高新技术产品提供要素和技术支持,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

  2.3 加速技术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进一步调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加大技术贸易的比重,通过技术贸易,逐步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比重,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同时,逐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 中国利用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升级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已经实现了三次产业升级飞跃:1986年纺织服装产品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已摆脱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时期。1995年外贸出口结构发生决定性变化,机电产品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出口产品, 促进了我国机电业发展。世纪之交,我国又抓住入世和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 加工贸易在其机电产品出口中长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加工贸易在产业链中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 附加值低, 外部性有限。但是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通过资本、制造技术的积累和管理效应的溢出,广东的产业结构也实现了一定范围的升级。这一现象可以从下列数据的“两降一升”趋势看出。 分析表1可看出:

  (1)加工贸易方式在对外贸易中的比例下降是体现广东产业升级的指标之一。近十年来,加工贸易在广东机电产品出口中的比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 1996 年的 90.4%降至 2005 年的 81.9%。

  (2)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 而同时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从 1996年的 65.9%升至 2005 年的 81.3%, 平均升速 2.7%;而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从 1996 年的 30.4%降至 2005 年的 18.7%, 平均降速 6.9%。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二种形式。来料加工是“两头在外, 大进大出”的商品流通方式,相对进料加工方式对国内经济的拉动力较小, 而且一般收取的工缴费较低。随着进料加工贸易的发展, 使得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联系将逐步加强, 使国内产业在技术、资金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积累。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

  [2]@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J].经济前沿,2005,(11).

  [3]@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J].经济前沿,2005,(11).

  [4]@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围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 1997, (6).

【利用比较优势战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论文】相关文章:

1.利用好我国比较优势并寻找建立世界工厂的途径论文

2.谈高校参与地域公共文化建设比较优势论文

3.工业4.0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分析论文

4.战略管理论文

5.网络利用利弊论文

6.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7.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

8.水源热泵与未利用能论文

上一篇:“世界工厂”转型“世界投资人”论文下一篇:利与义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