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式教学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实践教学介绍

2020-07-04实用文

有关团队式教学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实践教学介绍

  毕业论文是为对本科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小编与读者分享毕业论文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贵州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为例,介绍了一种团队教学法和实践情况在专业2013、2014届和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事实上,我们构建了由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团队,通过团队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有利于发挥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三人之间“传帮带”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指导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研究,最终完成高质量的本科论文的目标。

  一、团队构成与分工

  团队由指导老师、在读研究生(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组成,其中指导老师1名,本科生4~6名,研究生数名,确保每一名研究生具体与一名本科生结对指导。具体分工是:导师首先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的设计,再与研究生讨论确定毕业论文选题,配置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所需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负责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需要解决问题的答疑和毕业论文的修改定稿;在读研究生具体协助导师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指导,帮助完善本科生的实验方案,指导本科生学会安全、正确地使用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修改;本科生是在导师和协助指导研究生的指导和帮助下,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研究任务。

  二、团队模式的实践

  2.1 论文选题

  在选题环节,充分发挥团队优势,首先由导师结合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拟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在此基础上,协助指导的研究生围绕每个选题提出3~4个初步试验方案(研究思路),然后由导师和研究生根据选题理论水平、应用价值、工作量、技术可行性等方面的综合考量,确定最终选题。例如2014届毕业论文选题,由研究生围绕7个选题共拟定了20余个具体试验方案,经讨论研究,最终确定7个毕业论文题目,明确各题的选题背景和内容,供本科生网上选题。需要指出的是,最终选定的各个题目在研究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不是几个研究方向或研究对象各异的独立课题,这样的选题设计对于指导和同学之间的协作与讨论较为有利。

  2.2 学术研究习惯的养成

  对于学生,选题之后的开题准备阶段(前3周)是论文研究的重要准备时期,也是学生学术研究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首先,团队通过持续、严格的“考勤记录”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投人,并对学生的考勤进行量化打分,结果将作为毕业论文“导师评分”的重要依据。同时,坚持“周总结与反馈”制度,定期以组汇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及时调整实验方案。此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的督促以及学生互相之间的鼓励和帮助较为重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要求(例如通过签到和签退及导师到实验室随机抽查),基本可以确保学生每周学习和研究时间大于5天、每天大于7小时,每天自觉到实验室查阅文献或做实验,及时完成当日数据整理和分析,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术研究习惯。此外,一周一次的“周总结”制度也能促进学生养成及时总结、主动思考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学术报告能力。

  2.3 试验研究指导

  在进入实验研究阶段,每一位协助指导的研究生开始对其所结对的1名学生进行“手把手”指导和帮助,包括具体矿石样品的加工流程、实验设备操作规程、化学药剂的配制方法、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数据处理和绘图方法以及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如果其中某个或某些环节涉及多名学生的内容,则采取集中指导的方式进行,同时,尽量使样品、药剂、测试等方面在团队范围内实行优化配置与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复杂问题,经过查阅文献资料、研究生讨论等仍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可在周总结活动上提出,听取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建议,寻求问题解决方案。

  2.4 定期交流与探讨

  定期交流探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周总结,二是主题报告。一周一次的“周总结”活动是团队集中、高效的交流方式。要求每位同学在讨论之前准备好PPT,对一周以来的试验结果、进展、学习心得、遇到的问题以及下周工作计划等进行陈述,接受导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与点评,回答团队成员的提问。这种集中式的汇报与反馈方式,与正式的学术会议交流非常相似,其重要意义在于:(1)导师充分、快速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2)导师可以准确地针对共性和个性问题给出指导意见;(3)是各位学生了解彼此研究内容、拓宽知识面、借鉴研究新思路的重要机会;(4)对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具有督促作用;(5)是锻炼学生进行学术报告能力、提高PPT制作水平等的重要机会。

  定期主题报告也是研究期间重要的学术交流与探讨方式。为帮助本科生尽快熟悉实验室和进人实验研究状态,学会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和技巧,团队根据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进展内容,定期邀请研究生或教师就其熟悉的领域向学生作不同主题的报告,针对性提高学生进行论文研究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前3周开题准备阶段,报告的主题包括“如何查阅和下载学术文献”“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以及“开题报告写作要点”等;在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报告的主题分别为“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如何使用文献管理软件”“浮选基础理论”“选矿药剂概述及研究进展”“常用作图软件使用方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等;而在论文成果总结阶段,主要有“学位论文撰写要点”“如何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答辩注意事项”等。上述系列“讲座”,温故了本科阶段的基本专业知识,对学生开展论文工作的基本技能进行针对性辅导,使得本科毕业生在论文研究时上手更快,效率更高。

  2.5 论文撰写与答辩

  要求所有学生在工作室或教室集中撰写学位论文,协助指导的研究生或导师给予指导,便于同学之间类似问题的交流和集中解答。对于学生撰写完成的论文初稿,各研究生先进行初步评阅和指正,后再由导师进行修改,完善之后再正式提交专家评阅。在正式答辩之前,组织一次预答辩,互相提问并指出其不足,导师作点评。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学术汇报能力。

  三、团队模式的教学成效

  导师、在读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一起围绕毕业论文研究工作,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及时的沟通与反馈、活跃的交流互动,构建了一个动态、高效的团队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团队式教学方法,我们开展了贵州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2013届、2014届、2015届等3届15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所有学生均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取得了工学学士学位,其中3人获得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生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共4篇。

  此外,这种团队式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我们指导的本科毕业生均表示:在团队模式下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研究氛围浓厚,要求严格,学习强度大,辅导全面,方式灵活,可以很快进人研究状态,有利于激发研究兴趣,是大学专业学习阶段的“升华”。例如2014届毕业生黄同学,其平时成绩均是班级倒数几名,很多门专业课不及格,专业老师反映其学习态度不认真,基础较差。但是经过我们“习惯养成”阶段的严格要求,保证了学习时间投人,加上研究生一对一的辅导和定期的'主题报告,激发了他的研究兴趣,每周一次的汇报和导师点评,也不断给予他信心。最终,该同学以总分92分的答辩成绩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并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

  四、对“团队式”教学方法的思考

  这种团队式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团队的三个主要成员都是受益方。首先,导师的工作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并可以通过周总结及其他方式高效地了解毕业论文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在读研究生通过参与指导工作,更加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而且如果本科毕业课题内容与研究生的硕士毕业论文课题相关(一般情况下是相关的),那么指导本科生的实验过程也有助于研究生本人开展实验研究;最大的受益者是本科毕业生,他们在导师和所有研究生的指导下以及同学们互相监督与交流的氛围中,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提高了研究技能,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实际技术问题的解决,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并获得学位。

  此外,这种团队式教学模式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较好的体现了科研与教学的互相促进关系。十九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者洪堡就倡导“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和“教学与研究结合”的做法,我国钱伟长院士也谈到:“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当前,许多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工作,“科研促进教学”被认为是妥善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而毕业论文由于具有研究性质,因此成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科研对象、内容、方法等用于教学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的毕业论文指导实践中,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均来自于教师科研,科研项目内容也与参与指导研究生的主要研究相关,团队多年的科研积淀很好地通过这种模式为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提供支撑,有力地保证了毕业论文质量。

  五、结语

  实践表明,交互式教学团队由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通过团队的选择,创造一个研究环境,严格的定期交流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效促进工程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导师和研究生的双向和团队成员的监督和沟通,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科学研究和教学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有关团队式教学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实践教学介绍】相关文章:

1.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2.有关社会实践团队的总结

3.毕业论文指导

4.等式教学反思

5.整式教学反思

6.毕业论文指导总结

7.本科环境毕业论文

8.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

上一篇:桥梁工程课程讨论式教学实践方法研究论文下一篇:从文本到网络体验式教学逻辑的实践与反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