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的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常识的读后感,欢迎大家查阅。
篇一:常识的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怀特海和爱因斯坦说:“忘记了课堂上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那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能够经受住岁月的淘洗沉淀下来伴随孩子成长呢?“李的政涛说:”这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内容有没有跟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就提出了教学内容生活化要求。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苏霍姆林斯基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旅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曾说:”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感觉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学生对这种直接观察生活的学习充满了情趣,提高了学习兴趣,不仅体验到生活的经验,而且还获得了美感经验。”
想让更多的教育内容在学生的世界中剩下,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让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沟通,让躲在象牙塔内的知识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当然这不是说把所以的课堂都搬到大自然中去,因为对于我们的教育现状来说不切合实际的。
不过,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和基础,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处处皆学问,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双慧眼活用教材,以课本为原点,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记得有为老师在教学《赶海》这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体会动词的妙用,也为了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一件趣事,便在班级了举行了包饺子比赛,让学生自己揉面团、擀面皮、调菜馅,还找动作娴熟的同学示范包饺子的动作,并介绍要点,一系列动词便应运而生了。有了这样一个活动,相信“趣”字也会在学生的心中扎下了根,或许很多年以后,他们依旧会记得那自创的奇形怪状的饺子,会记得因好奇而调制出的五味夹杂的饺子馅的味道,会记得满教室飞舞的面粉。
教育内容的最终源泉来自于日常生活,一切儿童生活中的材料都可能成为教育内容,形成一种普遍而流动的教材。教育内容还必须回到儿童生活中,让儿童在生活中体验教育内容的价值,所以教师要随时随处利用学生活中的种种事实联系他教育常识读后感们真实的环境和经验寻找生活与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习的教材。记得有一次班级里的黑板擦坏了,想到小时候上学时用的黑板擦都是学生自己缝制的,便集中生智,口述了黑板擦的缝制方法,让他们回家自己尝试一下,要求美观实用,这样不仅能有黑板擦,还能练练他们的手工。第二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的同学为了找到漂亮的花布把自己的床单绞了,有的找不到棉花,竟然偷偷的剪开了自己心爱的羽绒袄。针对这件事,我们在班里开展讨论会:做事情要用合理的方法三思而后行。这样就把生活中的事件和“先思后做”的教学内容相结合。
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要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唤醒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发挥知识的教育价值,让它真正变成具有生长力量和教育力量的知识,就如我们的校训所言,让孩子能够拥有生活的力量。
篇二:常识的读后感
读了李政涛老师写的'《教育常识》一书,感触颇多。它让我认识到尊重教育常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阅读中,不断引发自己对教学的深层次理解,思考。不断产生共鸣,让灵魂不断得到洗涤。现结合我校课改实际,把最有感触的地方总结一下。
第一,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互动生成的过程,课堂就不属于老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共享,共有,共在的课堂。所以,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课堂教学回归教学的本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最核心的要求。
首先,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或提问,或阅读,或思考,或练习。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我们要使学生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学习,还要学习富有成就,那就要给学生自由时间。
其次,把空间还给学生。打破“教堂式”,“秧田式”的教室空间格局。转而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类似圆桌式的教室空间格局,在这一格局里,教师可以自由穿插其间,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与其互动。学生也因为活动空间的扩大,得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互动交流。从而形成一种网状互动的交流状态。
再次,把权力还给学生。它涉及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工具权和总结权等等。把提问还给学生,为的是发挥儿童好问的天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不断给予引导,提升提问的能力和质量。一方面,老师要从指导学生有良好的提问习惯做起。此外,老师还可以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来表达问题,不仅要自己讲得清,还要让别人听得懂。
第二, 把质疑还给学生。改变学生对书本,教师和权威的迷信,盲从,养成质疑问难的意识和习惯,把习惯性的不假思索接受现成结论,变为自己对已有观点的习惯性质疑追问。为了把质疑权还给学生,老师首先要相信学生有质疑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这是不可没有的前提。
第三, 把评价权还给学生。以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的评价,主要是由教师作出的。学生也因此形成了对教师评价的期待和依赖,教师评价成为学生获得自我认识的源泉。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相互之间评价,教师则暂时隐身在后,不急于评价,不以自己的评价替代学生的评价,同时需要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评价方式做恰当的引导,以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第四, 把工具权还给学生。这里的工具权指的是学习方法。它不应该只是老师提供的,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去发现和建构的。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运用甚至创造学习方法的权利。
第五, 把总结权还给学生。一堂课上下来,到底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些问题过去往往是由老师来总结的。其实更多是老师在总结自己教了什么,而不是总结学生的学。老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上留点时间,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这种总结也有利于将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进行对照,看看自己教的和学生实际学的差异,以此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当时间,空间和权利都还给学生的时候,课堂就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它放出学生的问题的同时,也放出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创造和学生的差异,归根到底,是释放出了课堂的生命力。
以上《教学常识》这本书中所提出的观点,和我们的课改理念和做法不谋而合。此书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细细阅读,细细品味。就像书中所言:“生命的欢愉之一,来自于对常识的寻找和运用”。
篇三:常识的读后感
参加教学工作近二十年,从上到下到喊着要创新,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课堂结构等等。读了这本书让人恍然大悟,有时为了新我们完全的连最基础的常识都丢了。很多人眼里的创新,就是与众不同,与旧不同,这里的“众”和“旧”都是“创新”要打破的。常识无疑就具有“众”和“旧”的特点,因而也极容易被人们不加思索地放到“创新”的对立面。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到处充斥着烦躁情绪,引领我们的是所谓的创新。真正的创新,不能违背常识。恰如作者所言,常识是我们工作的底线。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这本书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引领我们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对常识的遵循和坚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和道德底线。全书分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7章。从各章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体现了一个从大到小、从学理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依照这种逻辑,作者从人性的高度谈起,把教育内容、学生、教师、教学放到教育过程中去一一考量,最终认定教育的理想是“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
在有关“人性常识”的探讨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人,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有着自己生长节律的人,是一个尚须依靠教师的帮助来用一生去自我完成的人;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是一个人,是一个要在师生共同的成长中追寻自己幸福的人。人的成长是曲折、艰难的,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有时候我们简直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也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经常,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他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他需要你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的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
思想的管理是最难的但却是最重要的,需要启发、需要唤醒。观念一旦变了策略与方法就会发生变化。
在教育理想常识中说到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使我联想想到了班主任工作亦如此。管理班级有的时候需要规范,有的时候需要雕刻,但管理是发挥人的潜质的事业,人的潜质到底如何连人自己都不清楚,一旦被唤醒将是不可估量的力量。因此,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信任、理解与尊重,管理在于发现,在于倾听,更在于唤醒。在班级这样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每个学生就是一个主体,我们每天看到的只是每个学生的行动,每个学生都似乎在静静地走着,安分地学习着,实际上每个学生的头脑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工作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利益追求更是不同,也许我们雕刻出的规则能够管得住行为,但是却难以管得住思想,因此有人说,班主任的管理是教育思想的管理。
唤醒的过程就是如此,不是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我知道我应该主动去做什么,只有这样做就能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自己的潜力、体验到生命的活力与无限种的发展可能。
在教育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在路上”,在不断思索的路上,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我认为,该书引起了我们对教育常识的思索,从而让这样的思索引领我们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
让自己做一个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常识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3.常识性文学常识
8.常识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