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的自然隐喻及人文关怀论文

2020-08-18实用文

景观设计的自然隐喻及人文关怀论文

  摘要:劳伦哈普林是二战后非常著名的景观设计师,而伊拉凯勒喷泉广场是最能体现劳伦哈普林设计思想的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伊拉凯勒喷泉广场的空间塑造和场所体验的分析来探索劳伦哈普林设计中自然隐喻的设计手法及影响他设计灵感的因素。

  关键词:伊拉凯乐喷泉广场;劳伦斯哈普林;自然隐喻;空间体验

  引言

  伊拉凯勒喷泉广场作为劳伦哈普林在波特兰所做的广场设计代表作之一,是提供了人类探索体验,并将其展现给大众的一个空间。他在城市中利用混凝土块与水模拟自然界水的运动使城市中的人可以感受到溪流、跌水和瀑布。我对这个广场的初始印象就是从重叠的混凝土块中喷发出的瀑布般的水流与人们在水中嬉戏玩耍的景象叠加。这种充满原始力量甚至粗野的景观竟然和城市融合,与城市人共存。哈普林通过这种方式将自然引入城市,而层叠的混凝土块实则是对自然的隐喻。事实上,是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知使劳伦斯在城市中创造出这幅自然和谐的景象。

  1自然地貌的微缩隐喻

  这一系列广场作品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波特兰市正遭遇大范围的城市更新,这些广场就是更新项目的一部分。哈普林应邀设计的这些作品位于波特兰市俄勒冈州一条通往市中心的主线上,从西至东依次是伊拉凯勒喷泉广场、佩蒂格罗夫公园和爱悦广场。自凯勒喷泉广场开始,沿林荫道步行,你会依次经过帕蒂格罗夫公园、爱悦喷泉广场,最终抵达源头喷泉。劳伦斯结合场地北低南高的地形设计了的具有层次感的水景,并以当代材料来塑造景观,为市民创造了一次在河谷中逆流而上寻觅水源尽头的徒步体验。而在作品中他对水流切削与腐蚀自然地貌进行形态上的`模拟与隐喻,灵感来源正是基于他早期对自然丰富的体验经历。

  1.1灵感来源于自然的体验

  哈普林从很早就保持了对自然界的关注。他观察自然界的经验很丰富,早年间曾在加利福尼亚的山岭中徒步旅行了数千里,几十年来已经积累了200多本速写笔记,其中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占主导地位。而在接到波特兰广场设计任务之后不久,哈普林就带着摄影机到波特兰所处的美国西海岸地区最著名的席拉尔山脉旅行考察,得到了很多摄影作品和草图。哈普林曾回忆那趟旅程并说道:“我被席拉尔山的气氛笼罩着,然后回到这里说,我们将为波特兰设计一种体验,让人们感觉仿佛正在登上席拉尔山脉[1]”。不受限于仅有0.5hm2的方形场地空间,劳伦斯让一连串的清澈水流从混凝土块组成的方形广场的上方流下,经过曲折、渐宽的河道,以激流涌出,之后从混凝土峭壁上笔直泻下,水瀑层层叠落,最终汇聚到下方的方形水池中。这一雄伟有力的景观正是是基于哈普林对美国西部悬崖与台地的大胆联想。

  1.2抽象体验

  “艺术的任务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2]。”朱光潜先生在谈创作时认为创作者要跳脱出自己的经历,方能将其抽象并艺术化,而对于使用者,则需要进入其中方得体会,景观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哈普林对于自然的模仿不是一味的模仿形态,而是创造如同在自然界般的体验。哈普林认为,形式虽来源于自然但不仅限于模仿自然。哈普林关注更多的常常是自然界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形态,如自然石块周围溪水的运动、自然石块的块面形态及质感,山脉的等高线走势等等。在设计的时候,他把自然过程抽象出来,从而形成“自然界的某些能创造出场所感的特征”,并将其通过设计运用到城市环境中。“我们不需要拷贝自然,而是要用混凝土来创建自然”,哈普林认为,如果将自然界的岩石放在都市环境中,可能会变得不自然,在都市尺度及都市人造环境中,应该存在都市本身的造型形式[3]。他通过将人工化的自然要素引入城市,是基于某种对于自然的体验与情感。而体验与情感最能使人相通,在设计中作者得以将自己的体验传达。

  2人文关怀与感知体验

  哈普林在设计中非常强调广场的使用性和参与性。他认为,经过设计的岩石和水景不仅是供观赏的景观,更重要可以提供给大人小孩都可以进入玩耍的场所。在喷泉广场的作品完成发布会上,他甚至带头跳入水中。这样的设计在气候温和、季节分明的波特兰市很是受用。在炎热干燥的夏天,很多使用者会进入水中嬉戏享受获得的一丝丝清凉。通过利用地形的起伏来处理空间,一方面满足了散步者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人探索的乐趣和多变的体验感受。或从震撼的水流对平缓的静水面的转换,或顺着层层跌水,转而被眼前的瀑布所震颤。组织形式虽然不同,但都形成了各自的序列感。混凝土与水的碰撞让在场地中行走的人从身体的感知上有处于自然之中的感觉。目光所及都是流动的水体,给人以透明、清凉且富有生机的触感,而水流与岩石碰撞发出时强时弱的水声,以及身入水中被水淋湿的别样体验与感受,都是为使用者带来别样的自然体验。

  3结论与启示

  伊拉凯勒水景广场之所以这么成功,主要原因是哈普林善于利用自然,模仿自然,抽象自然。哈普林曾说过“形式来源于自然但不能仅限于对自然的模仿”,他通过混凝土与水来模仿自然体验,用城市的形式和材料来塑造自然,而非模仿自然的形式,城市与自然似乎找到了和谐共生的新方式,使得人们在市中心可以方便地找到河口狂欢、溪谷小憩或徒步旅行的自然模拟体验。然而,现今我们的景观设计师们仍然没有把握好“模仿”自然的度,肤浅的照搬自然的形式堆叠在城市中。莫名的“小桥流水”式设计却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随处可见,在一个本就有限的空间中盲目去塑造所谓的自然,这就是单纯模仿了自然的形式,却忽视了自然的体验。自然在城市中应该有它特有的样子,和人的活动结合,和城市功能融合,用现代的语言来塑造自然体验,这是我从这个作品中学到的。

  参考文献

  [1]JaniceRoss.ChoreographingNature:LawrenceandAnnHalprin,theOpenSpaceSequence,andthe1960s:16.

  [2]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12:123.

  [3]林箐.美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大师、理论家———劳伦斯哈普林[J].中国园林,2000,03:53~56+98.

【景观设计的自然隐喻及人文关怀论文】相关文章:

1.现实的隐喻性论文

2.室内景观设计中自然元素的运用论文

3.城市中自然景观设计论文

4.自然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5.概念隐喻理论下温度隐喻的研究论文

6.景观设计的论文

7.景观设计论文

8.心理语言学隐喻理解论文

上一篇:吊装合同范本(精编)下一篇:软件工程专业五位一体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