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日本》的读后感

2020-08-23实用文

《中国与日本》的读后感

  在图书馆翻阅书籍时,无意中看到莫泊桑所作《中国与日本》,毫无疑问的,顿时便被吸引了。细细地读了几遍,感慨颇深。

  《中国与日本》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一篇随笔。刚开始描述日本小摆件在巴黎的流行程度,讲日本的时髦。作者通过这种现象来引出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的追溯与分析。

  从审美角度看,审美,是一种细腻的人的嗅觉,而在&ldqu;呆头呆脑、功利主义&rdqu;的社会中,这种嗅觉是十分缺乏的。在百万富翁的沙龙里,都是一批&ldqu;令人鼓噪&rdqu;的物件在&ldqu;炫耀&rdqu;,这些装饰,是&ldqu;完全丑陋&rdqu;的,只能吸引&ldqu;未开化的人&rdqu;和&ldqu;新暴发户&rdqu;。放眼现代中国社会,有多少人具有&ldqu;审美&rdqu;这种灵敏感觉去鉴赏和了解雅致的东西?有多少人是&ldqu;新暴发户&rdqu;?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ldqu;未开化的人&rdqu;?我们的社会是不是&ldqu;呆头呆脑,功利主义&rdqu;?

  从阶级角度看,法国新社会阶层的继续上升,不断地导致劳动群众的产生,但艺术家并不多。从经济角度看,日本小摆件有魅力,做工精细,小巧且便宜,满足大多数买主的需求。从这两点,我懂得了一点生活中的经济学。正是这些原因,日本小摆件才&ldqu;入侵&rdqu;了其他国家。当看到&ldqu;它们把我们变成了一个富有而无风雅,灵巧而无思想和敏感,强大而无优势的国家&rdqu;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陷入了沉思。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界,在众多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中国到底是怎样一个国家?是不是富有而无风雅,灵动而无思想和敏感,强大而无优势?显然,这是一个深奥而受争议的问题。但是,我们真的应该静心、认真,理性地想想中国存在的问题和努力解决的方向了。

  接下来,作者便开始谈中国了。法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是:&ldqu;固步自封,难以进犯&rdqu;,自从四大发明后,&ldqu;便与进步无缘了&rdqu;。说实话,看到这里,我心里很不舒服,很气愤,可是想要开口反驳是,却觉得无言以对了。因为是事实。然而,看到下文,我就越来越钦佩莫泊桑了。因为他不仅仅停留于对中国的批评,而是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是啊,当其他国家还没有语法、没有书法、言不成句的时候,我们中国就知道了他们的科学家以后发明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接踵而至的厄运缠绕着我们?什么样的不成文而又有无限权利的法律僵化了我们的民族?

  作者还谈到了中国的戏剧。他说中国戏剧几个世纪没有变化,但它还是赞扬中国戏剧的魅力,举例描述了中国哑剧的哲理性和历史剧目中演员的高超演技。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啊!

  莫泊桑成我们是&ldqu;奇异的'民族&rdqu;,他很疑惑:&ldqu;是不是因为中国过去可能走得太快,和早在我们有历史之前就已经耗费了全部精力,中国现在才停滞下来了呢?&rdqu;其实历史原因很复杂,历史不堪回首,但毕竟已成为历史,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努力使中国进步得越来越快,变得越来越强大我而有优势。

  作者还引用了伟大诗人路易布斯的赞颂中国的诗来表现中国的迷人,引用一手新体诗来表现中国这个&ldqu;情感含蓄而有特色的国度&rdqu;。这些都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魅力。最后,他向读者发问,&ldqu;难道能造就这类诗篇和这类诗人的国家不值得引起我们全部兴趣吗?请在这方面拿出日本的来让我看看。&rdqu;我不由得拍掌叫好!是啊,我们有五千年的历史所沉淀的文化,日本能比吗?

  读完此文后,我觉得莫泊桑虽以小说著名,其随笔亦著文直率,痛快淋漓,颇具特色。我感到他的是他发自内心的呼喊,既非聊以自娱,也非闲情偶寄,有一种坦陈肺腑的感人魅力。我喜欢真诚的作家,真诚的人。

【《中国与日本》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1.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议论文

2.《伤仲永》的读后感

3.《干法》的读后感

4.好书的读后感

5.师德的读后感

6.《生命》的读后感

7.《桥》的读后感

8.美德的读后感

上一篇:《大山的英雄》的读后感下一篇:中国人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