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生态视野看幼儿园课程改革论文

2020-08-27实用文

从社会生态视野看幼儿园课程改革论文

  幼儿教育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朱家雄: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社会文化不仅决定了个体幼儿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方向,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一样,幼儿教育也应该明确地反映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不然,幼儿教育就会陷入只是关注儿童本身发展的狭小圈子之中。布鲁纳曾在回顾自己曾投身的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时说:“不顾教育过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来论述教育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渐过渡、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口的迅速流动,等等,在这样的社会生态背景下,使人们意识到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否则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为变化的社会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材。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十分缺乏,还有相当数量的应该享有同等教育权益的儿童被拒之学前教育的门外,在这样的社会生态背景下,使人们意识到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教育改革必须与这样的教育特定情景相一致,不可运用同一种所谓的“正确理念”和“评定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幼儿和幼儿教育机构。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值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在与世界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已经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在这种背景下,改变传统的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从强调教育结果转化为强调教育过程,从强调教师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强调儿童的发展和一般能力的获得;在幼儿园课程的管理上,从注重幼儿园课程的标准化和统一性转化为注重课程的多元化和自主性等方面,这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这样做顺应了这些地区社会文化急剧变革的需要。

  上海市是我国的一个经济发达地区。近些年来,上海市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正以极大的热情,贯彻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地方政府颁布的“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在试用《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简称《用书》)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教育观念,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此过程中,尽管发展是不平衡的,但是,总的趋向是明确的。

  如果说,上海市二期幼儿园课程改革有什么突破口的话,那么,其中之一就是,上海市为幼儿园教师所编写的《用书》,不是为教师提供一套教材,而是一个“操作平台”。

  如果将《用书》仍然看成是一套教材,那么,平心而论,这套《用书》的可操作性似乎并不很强,这就是说,它并不象许多常见的教材那样,教师可以轻易地拿来就用;这套《用书》的学科逻辑性似乎也不很强,它也主要没有依据小步递进的原则加以编写。

  如果将《用书》看成是一个“操作平台”,那么《用书》就是教师发挥自己才干和创造性的用武之地。《用书》将处理好儿童生成的学习任务和教师设定的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即处理好儿童自发、自主游戏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之间的关系作为编写的突破口;将适合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和不同水平的幼儿园教师作为编写的一个基本出发点,通过选择和生成的过程,使教师的教育能与幼儿相适合,能与教育的具体情景相适合,从而实现幼儿园课程的园本化。

  在推行二期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误区

  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作为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书》是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编写而成的,是通过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严格审查的。在我国现有的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中,这是一套难得的、注重儿童发展、注重活动过程的教师参考用书。

  应该看到,这套课程在上海市一级以上的幼儿园推行以来,获得了相当的成功。不少幼儿园教师反映,这套课程理念新,思路活,弹性大,材料实。已经有相当部分的幼儿园教师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这套材料组织和实施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并收取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一些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更是强烈地感受到使用这套课程给他们带来的变化,幼教文案《朱家雄: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然而,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上海市推行二期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误区。

  误区之一是混淆了“园本课程”和“课程园本化”的概念。

  我们不反对少数有相当水平的幼儿园去发展适合自身的园本课程,但是,这是需要化出很高代价的(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是要去冒“将课程搞得零落不堪”的风险的。每个幼儿园教师每个工作日都要实施课程,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他们主要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不是课程的设计和编制者,要求他们自己去设计和编制课程,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并不会设计和编制课程。创编“与别人不一样的园本课程”,对于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而言,是错位的,是勉为其难的。

  要能理想地实施幼儿园课程,园长和教师就要会做选择,在需要的时候,会通过改造、生成等途径,使课程变得更为适合,这是实施课程的本领。一套质量上乘的幼儿园课程,是课程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共同合作,经由千锤百炼的过程打造出来的,而不是心血来潮拼凑而成的。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要学会去选择和运用社会上已有的、有品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通过政府有关部门严格审查的教育材料,也许这比自己化大力气去设计和编制自己的课程和教材更为有效。一般而言,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就只需在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主要由课程专家和有丰富经验教师们编制的材料上下工夫,通过课程园本化的过程,使课程和教育活动能在最大程度上适合自己的教育对象,这样,他们才会有时间和精力完成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上海市《用书》是一套品质优良的幼儿园课程,面对这样的课程,如果说,一些业务水准较低的幼儿园教师一时还不能适应,尚需时间进行自身提高,那还情有可愿的话,那么对于那些业务水准尚可的幼儿园教师而言,不是努力去钻研,而是自行另搞一套,这样做实际上并不聪明,因为这样做不仅会很累,而且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误区之二是幼儿园教师盲目地参照多种教育、教学资源和材料,并认为参考的材料越多越好。

  在市场经济日趋活跃的背景下,教师能找到许多种类的教育、教学参考书籍或教材,于是,有些幼儿园教师误以为教学参考材料越多越好,这样做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其实,每套编写得尚好的教师参考用书或教材,在编写时都有其独特的指导思想,其内容都有自身的逻辑体系,打破原有的体系,除非要对它们有深刻的理解以后才去进行,这样做还有一点成功的可能,否则,一定会适得其反。其实,选用多套材料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教师只凭自己的所好,将原本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搞得支离破碎,使之成为不伦不类的“一堆东西”。

  上海市《用书》是一套精心设计的幼儿园课程,凝聚了许多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和专家的智慧,以此作为基础,根据幼儿园的实际状况,参考少量的材料再作一些必要的调整,一般就能解决课程的适合性问题。

  误区之三是幼儿园教师一成不变地照着《用书》所写的东西去做。

  上海市《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的设计为幼儿园教师实施课程留有相当的余地,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对材料进行再加工,这样才有可能适合自己独特的教育对象。因此,一成不变地照着《用书》所写的东西去做,不仅难于操作,而且失却了采用这套材料的意义。

  课程改革能否获取成功的关键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

  幼儿园课程改革所设定的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幼儿园原先使用的教育材料和方法的改变,更有赖于教师本身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当幼儿园使用的教育材料已经有了较为理想的改变的情况下,幼儿园课程改革能否达成预期的目标,就主要取决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了。

  应该看到,尽管幼儿园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在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时还是存在许多迷惑,例如,在处理儿童发展与教师教学、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等矛盾时,常常不知所措。在许多情况下,幼儿园课程改革常常只是停留在教师的嘴上,实际所做的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的事。

  前些年里,在提高师资质量方面,人们曾做过许多工作,主要集中的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以及大面积地进行职前、职后培训等方面。这样做,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面对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大部分教师在接受教育后仍然很难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仍然难以适合新课程的要求。

  课程改革后,幼儿园教师懂得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想法,但是,新名词、新概念并不自动带来教育实践的改变,新的理解并不等同于新的行为模式,这就是所谓的认识与行为之间的差别。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如何保证自己的教学有意义,这是十分困难的。

  课程改革以后,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当教师不容易。正如有个学前教育的专家所说,“教师有时应该教,有时不应该教;有时应该强化,有时应该诱导;有时应该强制命令,有时应该耐心等待,……。要懂得什么时候教、教什么和为什么要教,要比单纯地主张去教或主张建构困难得多;要懂得在必须强制时如何做出决定,在不破坏自主性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坚持服从,要比只是顾及强制或合作要困难得多……。”对特定教育情景下教师行为的把握,只能依靠教师智慧和创造力,依靠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改进,依靠教师群体的相互协作、对话和共同建构。

  这些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建立“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建立这样的“机制”,旨在以幼儿园为本位,由研究者和骨干教师做引领,让教师能在行动中获取处理复杂的、不确定的情景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种“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在行动中所做的行为自省和行为调整。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建立“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教研”等方式,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这是幼儿园课程改革能够获得成功的保证。

【从社会生态视野看幼儿园课程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1.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论文

2.社会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论文

3.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研究论文

4.生态美学视野下园林景观设计优秀论文

5.基于生态伦理视野下的工业厂区景观研究论文

6.社会学视野下毕摩社会资本简述论文

7.课程改革论文

8.社会学视野下的图书馆建立探索论文

上一篇:《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优秀读后感下一篇:小学生语文知识:半推半就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