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老说》读后感

2020-08-27实用文

《老子老说》读后感

  《老子他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小编给大家分享了《老子老说》读后感,欢迎大家来阅读!

  《老子老说》读后感一

  今研读南怀瑾先生《老子他说》颇多感触,现抄录如下,以加强记忆,便以提升自己。

  南先生在《老子的士的内涵》这样写到:所以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意思是说精微到妙不可言的境界,素净到冥然通玄的地步,便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而且,“妙”的境界勉强来说,万事万物皆能恰到好处,不会有不良的作用。正如古人的两句话:“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一个大圣人,再怎么样恶劣的状况,无论如何也不会走上绝路。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根本不会受环境的困扰,反而可从重重困难中解脱出来。

  南怀瑾是我敬仰的大师,在我内心中早已将他当作自己的老师,虽无缘谋面,但老师的着作常常启迪着我寻找内心中的净土。世界太纷繁,我追求空灵的自我,游荡与翠雨青竹之间,徘徊在仟陌小路之上,摸着自然的味道,呼吸着天地的精华,容许自己随思绪飘远,穿越时空,到达飘渺的世界,与松为伴,与鹤为友,卧看山色,醉看花。问一声我如何能够如此的逍遥。

  再回到现实,回头看走过的路,环境再怎么恶劣,我只当作是在历练自己。虽然也曾报怨,但内心中却想征服,征服自我。今后我将少一些报怨,多一些坦然。如果不能改变环境,我将寻找内心的清静。向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境界去做。

  《老子老说》读后感二

  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当时那本书只讲到老子八十一章的前二十六章,那时候很希望能读到南老先生讲解《老子》的全部。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直到2010年6月,东方出版社才出版了这本《老子他说(续集)》,算是将南老先生讲解《老子》的功德圆满。

  奇怪的是,这本书买来后,一直断断续续没有读完,全然不像以前读南师作品时的废寝忘食、一气呵成。元旦前后,醒悟到追逐知识的虚妄,发见智慧的难得,于是准备系统学习南师的着作,首先做的,就是重新拿起这本《老子他说(续集)》,竟然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喜欢,用了三四个晚上就读完了。

  由于《老子》这部书本身就是大智慧的结晶,加之南怀瑾先生学问和智慧的博大精深,在讲解的过程中旁征博引,从《老子他说》中可以看到做人做事的最高原则和一些具体方法指南,也体会到儒、佛、道以及世界上各种宗教和哲学,在最高处都有其相通之处。

  虽如此,正如老子所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每个人的理解,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知是行之始,要真正知行合一,更需在事上磨炼。

  《老子老说》读后感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老子老说》读后感】相关文章:

1.老子读后感作文

2.《老子》初中读后感

3.《老子》读后感

4.老子简介和老子名言

5.老子的道德经读后感

6.关于《老子》的读后感

7.关于读《老子》的读后感

8.《老子》读后感2000字

9.老子名言

上一篇:《老子》初中读后感下一篇:老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