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文集》读后感

2020-08-29实用文

《三毛文集》读后感

  初一时有一同班的女生,相貌平平,微胖,行为举止多出人所料,但文笔甚好。美术课上老师让大家讲述自己的理想并在画纸上呈现出来,她说她想成为像三毛一样的“流浪写手”。当时我还没有读过三毛的文章,只是知道有那样一个人——会写文章,梳长长的辫子,穿洗得褪色的牛仔裤,喜欢到处搬家,有些怪诞。所以当我听说这个女生的理想就是成为三毛一样的流浪写手,我的第一反应便是——她也是那种怪诞的人。

  然而,就在几个月后的一天,毫无征兆地,放学后归来,我发现书桌上静躺着五本包装精美、明显是同一系列的书。近看,果真就是《三毛文集》。大概是好奇心的驱使,我连问都没有问一声就急不可待地撕开了塑料薄膜,翻开了书页。我看她写自己的名字,写自己的父母,写自己的学校,写自己的朋友;写自己怎么逃学、怎么出国、怎么结婚、怎么旅行……我觉得自从我翻开了那书页,三毛的文字、思想、情感就一直伴随着我,印在我的内心深处,好像我早就一直捧着她的书在阅读着。

  初二的时候开始看三毛的文章,听人说,是不早也不晚、十分合适的年纪。

  三毛的一生似乎被某种因素所禁锢,抑郁症从幼年伴随她到离世。从她的文字中,我觉得她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但从她朋友的评价中,我却觉得她是个看不清自己生活的人。

  她少年时期充满着矛盾。她说自己是个“逆子”“问题孩子”,她因为演话剧有了自己的“初恋”,她突然辍学待在家里养心病,她固执地去掉自己名字里的“懋”字,她巡游各国以继续自己的学业……她写自己的过去时我仿佛看到了那样一个不羁的少女,时而驻足,时而疾走,没有人能了解她,她也不想让人了解。

  而当她终于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了荷西之后,她的生活开始充满希望的曙光。他们在撒哈拉的婚礼和朋友,他们在加那利群岛的那个温暖的家,他们一起去过的小岛,一起为钱挣扎的日子,一起度过的春夏。秋冬……他们似乎就要像童话里的男女主角一样一直生活下去了。可是,那个工作的时候会突然穿着潜水衣回家看三毛的荷西,那个会和三毛一起分食一颗樱桃的荷西,那个会和三毛吵架却总能劝住三毛的荷西,终于在一天潜下海后就再也没能上来。我记得三毛说,她握着丈夫的手,一夜不合眼地看着她深爱着也深爱着她的离去的人。每次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时,我都会忍不住叹息。

  那段美好的生活是她生活中不灭的印记,不毁的风景,无时无刻不带她去感受那些伤痛。因此,我不想谈论她的死亡,我固执地认为,那是个像孩子一样的人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而我,作为一个时隔40年的读者,就这样静静地观看着她一笔笔地勾勒出出现在她生命中的一道道风景,心情也随着笔触的移动而起伏。她是个绝妙的画家,总能将她生命里最具美感的片段呈现在人们面前。那个坚定决心独自留洋的`身影,那个跟朋友在荒山上露宿的身影,那个在撒哈拉的一隅陪着小小新娘的身影,那个在黑夜里独自哭泣的身影……她就一点点地随着一行行文字出现在我的眼前。她友善地微笑着,伸出手来,却告诉我世上每个人者B是属于自己的。

  她的一生短暂却活得精彩。相信她的所有读者都会记得这样一个独特的女子,也会记得她笔下的风景——充满伤痛的迤逦。

  教师点评

  初二时看三毛,正是不早不迟的年纪。那个年纪,对生命的细微处开始敏感起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陌生的世界、对未来怀着一种“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月明珠有泪”般的向往。这时,三毛的作品就带着她去流浪,去经历人世最初的单纯、美好与颠簸、迷惘。记着你的风景,走好我的生命之旅,这也许是三毛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三毛文集》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三毛文集的读后感

2.三毛文集的读后感范文

3.三毛解放记读后感

4.三毛的读后感

5.三毛传读后感

6.《三毛传》读后感

7.三毛优秀读后感

8.三毛文集精彩片段摘抄

上一篇: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下一篇:三毛优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