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导游词3篇
中山陵自1926年1月动工,至1929年主体建成。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抵江苏南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巍巍中山陵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巍巍中山陵导游词范文1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原名陵园,位于钟山第二峰小茅山南麓,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它坐北朝南,依山而筑,由半圆形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组成。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整组建筑总平面取“自由钟”图案,表“使天下皆达道”之义。瞻仰者由下仰望,但见浩瀚林海衬映着碧瓦银墙,宛如伟人之浩然正气,与大地同存。恢宏的陵墓工程于1926年3月奠基,1929年春竣工。同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抵南京,6月1日在中山陵举行奉安大典。
经过相关部门的着手打造,耗资40亿元,大力整治长达四年之久的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近日完工后的新景点将陆续向公众免费开放,经过此次整顿之后,在原有的景区核心区周边新建成前湖公园、琵琶湖公园、梅花谷公园、下马坊遗址公园、博爱园、钟山运动园、营盘山公园等7座各具特色的公园。
中山陵自广场至祭堂坡度逐段加大,由博爱坊望祭堂,仰角为9度,由碑亭仰望祭堂,仰角提高到19度,中山陵392级台阶,拾级而上,步步增添庄重、崇敬之感。走完石阶到达大平台,回首俯视则一个石阶也看不见了,只见其间的八个平台连成一片,如同平地,当你站在大平台上,举目远眺,群峰皆居脚下,陵园景色尽收眼底,岗峦叠翠,松柏苍苍,亭台楼阁,气象万千。
此次新建的前湖公园位于明城墙脚下的北临中山植物园,展示2000多种热带植物;梅花山扩建而成的梅花谷公园占地1533亩,梅花由1.5万株增加到近4万株,品种达350多个,成为“天下第一梅山”。而下马坊遗址公园以1.1公里长的孝陵神道为主线,沿线分布三组石刻建筑和新出土不久的高浮雕龙纹石碑、观音阁大石壁、康熙“奉旨免三则碑”等大量明清珍贵石刻文物,极有观赏价值。
巍巍中山陵导游词范文2
中山陵是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东邻灵谷寺、西毗明孝陵。孙中山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后,中国国民 党遵照他的遗愿,在南京为他修建陵墓。中山陵1926年1月开始兴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筑,当年6月1日孙中山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
中山陵由吕彦直设计,整体平面呈警钟形,与孙中山“唤起民众”的政治遗嘱相契合。陵墓设计充分利用地势,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等主要建筑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在紫金山南的缓坡上。中山陵吸取中国古代陵墓的对称布局,利用墓道和台阶将主要建筑连为轴线,并布置大片绿地,将陵墓建筑群联接成与背景山势相称的宏大整体。陵墓主体建筑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的大屋顶造型,应用西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以肃穆的蓝白色调和严谨的建筑构型表现出沉静恢弘的气度,被认为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融合中西的经典作品。中山陵1961年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孙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因胆囊癌逝世。逝世前一天,孙中山提出效仿列宁保留遗体,并要求葬于南京。据报道,他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据说早在1912年3月,孙中山在紫金山打猎时就曾对胡汉民说:“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遵照孙中山的遗愿,遗体在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后,暂厝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待陵寝建成后再安葬南京。1925年4月4日,当时在北京的国民 党中央执行委员成立了葬事筹备处和委员会,委员会以张静江、汪精卫、林森、于右任、宋子文、戴季陶、杨庶堪、邵力子、孔祥熙、叶楚伧、林焕廷、陈去病等12人为委员,确定葬事筹备工作的顺序为:确定墓址、测量墓地、交涉圈地、征求陵墓图案、决定陵墓图案、招标包工、兴工。
选定墓址
1925年4月,宋庆龄(左六)等人在紫金山考察墓址
紫金山位于南京城以东,东西长约7公里,居中的主峰北高峰海拔448.2米,东峰小茅山海拔360米,西峰天堡山海拔250米,北高峰与天堡山之间是海拔425米的二峰头陀岭,地势险峻,北高峰与小茅山之间是海拔351米的中茅山,地势较为平缓。为在紫金山上寻找合适的墓址,1925年4月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孙中山之子孙科及多位葬事筹备委员先后三次登上紫金山实地勘察。4月10日,宋庆龄与孙科趁夜赶到南京,11日上午前往紫金山初步勘查后返回上海。20日下午,宋庆龄与孙科从上海再赴南京勘察墓址,同行的还有何香凝、杨杏佛、邵元冲、林焕廷、马超俊等12人。孙科、宋庆龄等提出,墓址要高过明孝陵,并且“不可使人在更高处建墓”。他们在21日和22日两上紫金山,经过考察后认为紫金山中部的中茅山最为合适,宋庆龄还表示陵墓应建于南面的缓坡,不宜选在山顶。
4月23日晚,葬事筹备委员会在上海孙中山故居召开会议。会议汇报了实地考察的情况,并转达了宋庆龄的意见,最终确定墓址选在紫金山中茅山的南坡。会议还决定将紫金山一带数万亩土地全部圈入陵园,由主任干事杨杏佛前往南京接洽圈地、实地测量和照相等事宜。杨杏佛随后赴南京拍摄了中茅山南坡的照片,并请江苏陆军测量局协助测量墓地。但圈地一事当时并不顺利,经过与占据南京的军阀势力反复交涉,陵园面积只定为2000亩,远低于委员会的计划。直到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陵园才顺利扩大到45870亩。
管理机构
1929年6月,孙中山入葬中山陵,葬事筹备委员会随即宣布解散。月底,国民政府组织成立直属的陵园管理委员会,下设陵园设计委员会、总务处和警卫处,负责管理守护陵园,继续完成陵墓工程,以及进行陵园内的工程和农林建设。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谒陵规则》规定,祭堂每日开放,墓室则仅在每年的1月1日、3月20日、5月5日、6月1日、10月10日和11月12日对外开放。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日军攻占上海后继续向南京进攻,陵园管理委员会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抗战结束后,陵园管理委员会迁回南京,1946年陵园改称国父陵园。
1949年5月,陵园管理委员会由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8月改称中山陵园管理处,此后相继由中央政务院内务部、华东局、南京市园林处、南京市城建局等管辖。1996年改称中山陵园管理局,直属于南京市人民政府。1993年,中山陵园管理处开始对中山陵游客收取门票。2010年11月12日,中山陵寝部分重新免费开放,此后一年接待游客超过800万人次。
巍巍中山陵导游词范文3
各位游客:在到达中山陵之前,先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孙中山,姓孙名文,字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他于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现已改为中山市),是中国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早年曾求学海外,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曾一度行医。20世纪初年的中国,灾难深重,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目睹清政府的腐 败,孙中山毅然放弃行医,投身革命,于1905年8月和一批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带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组织“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权”即“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从1907年到1911年10月前,同盟会在我国华南地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特别是在1911年4月27日发动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为同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此各省纷纷响应,推翻了 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刻、意义深远的一次伟大革命——辛亥革命。
1911年12月29日,在中央临时政府会议上,大家一致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商议成立中国临时政府并定都南京,确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1912年1月l日,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但因袁世凯的扶持和革命党人的妥协,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并定都北京。革命虽然受到挫折,但是孙中山先生没有气馁,继续展开了护法运动、护国运动、讨袁运动。1924年1月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直到肝癌晚期,他仍忍着病痛,北上与冯玉祥商讨国事。1925年3月12日,终因肝病恶化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喜欢钟山(紫金山)。早在1912年,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就曾登山游览。同年4月1日被解除大总统之职后,来这里打猎,看到这里山水相依,气势雄伟,就有了他回长眠此山的想法。在北京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这一夙愿,再三叮嘱左右。当然,孙中山葬于紫金山,不仅仅是个人的愿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南京曾是革命的策源地和临时政府所在地,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表示了讨伐帝制和继续革命的决心。
为了尊重孙中山先生的遗愿,由孙夫人宋庆龄,儿子孙科等人组成的孙中山葬事筹备处,通过登报悬奖,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在众多的应征者中,年仅 33岁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警钟形图案被一致评为首奖。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吕彦直是山东省东平县人,1894年生于天津。早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被公费派往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得到美国著名设计师茂菲的指导,回国后,在上海开设“彦记建筑事务所”。为了设计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在工程接近尾声时,身患肝癌,于1929年3月18日病逝,时年36岁。
【巍巍中山陵导游词3篇】相关文章:
1.巍巍中山陵说课稿
3.巍巍中山陵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