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与变化》教学反思

2020-12-30礼仪常识

《重复与变化》教学反思

  一、在导入中融入文体知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梁思成的《重复与变化》,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有两种类别,一是事物性说明文,一是事理性说明文。前者介绍具体的事物,如电脑、宇宙、黑洞、嫦娥一号等;后者解释现象与道理等,如宇宙的成因、死海为什么不死、怎样向沙漠进军等。本文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

  这样的介绍目的是借用一些时例,有意识地融入说明文的分类知识,增添课趣。

  二、在感知中融入文体知识。

  师:“话又说转来,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说明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简是简明、易懂,表现在写段上借助中心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说明意图,所以抓住这些中心句,我们能快速地读懂文章。下面,请大家速读文章思考三个问题:

  1、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2、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重点说明的是哪方面?

  3、作者提出了什么主张?”

  这样的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借助中心句,快读文章,从而实现整体感知文本,为精读细品打好基础。

  三、在说读前融入文体知识。

  师:“说明文,为了把意思表达得简明、易懂,除了借助中心句外,当然还离不开一些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九种,如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而本文用得最多,也是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呢?”

  生:“举例子”

  这样的介绍目的是为了引出“用足例子”这个主活动。

  我是这样用足例子的

  围绕“例子”组织学生说读,是我给本课定下的主问题,在教学中,我组织了三次用例活动:

  一、第一次用例

  师:“本文为了说明音乐、舞台、绘画、建筑艺术中的‘重复与变化’现象,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下面请大家做一件事,先用方框框出所举的例子,然后用‘作者举了        的例子,说明在       方面有重复与变化的现象。”

  这次用例是最浅层次的,目的是让每位学生动起手来,让浅文做到浅入,既让学习落到实处,又能让课堂在学生一一站说中活泛起来。

  二、第二次用例

  师:“大家看,本文可谓例证丰富呀!虽然说,这些例子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重复与变化’,所以它们势必用不同的语言揭示例子中的重复与变化的具体表现。下面请大家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每个例子中的重复与变化的内容,然后用‘在        一例中,重复表现在        ,变化表现在           ’的句式说话。”

  这次用例是中层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入到例子,结合具体的细节,用心地领悟“重复”与“变化”地丰富表现与真实内涵。

  三、第三次用例

  师:“你们看,用例子本来就已经浅显易懂了,但是作者还是不放心,对于较难感知的例子,作者还借助了我们熟知的音乐来进一步比说(通感),大家看看有哪些例子是这样的?”

  师:“对,三个例子,除了《鳟鱼》的例子是用听觉解说听觉外,《放牧图》与《故宫》都是用听觉来解说视觉,这种写法叫做通感,它实际上属于一种比喻,目的是让所讲内容变得浅显生动。这三个例子中用到了乐章、主题、变奏、伴奏这样的一些术语,我们知道,乐章是以伴奏为基调,包括主题和变奏的。这里的主题指的就是‘重复’,而变奏指的应是‘变化’,伴奏指的是背景。如《鳟鱼》中它们分别是这样的……下面请大家从余下的两个例子中,任选一个例子进行品析,分别指出,在这个例子中,‘乐章’、‘主题’、‘变奏’、‘伴奏’各指什么?”

  这次用例是深层次的,目的是让学生借助通感的知识,换角度品析例子,借助有形式的品读活动,无痕地突破了课文的难点,无声地解答了课后的习题。

  融入文体,让课上得自然流畅;用足例子,让课上得重心突出,力量集中。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再加上下面别出心裁的积累作业,将是别有一番趣味。

  1、说说文中有趣的重复;

  2、说说文中丰富的变化;

  3、让音乐在实例中再现。

【《重复与变化》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教学反思

2.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3.物态变化的教学反思

4.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课堂教学反思

5.《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反思

6.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

7.教学教学反思

8.《变化中的社区》教学设计

上一篇:七下《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设计下一篇:变化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