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心得
秋天给人的感受常常是萧条冷落、寂寞忧伤,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给人良久的悲伤感。从欣赏心理看,十几岁的青少年生机勃勃,他们有些人并不喜欢秋,不可能愉悦地接受秋。
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教师在导语设计上做到创设情境,以情动人,拉近学生与秋的距离,我觉得很有必要,笔者设计了一条融进了自己的生活感受的导语: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凄凉,毫无生气,这是深秋之景。我喜欢秋,同喜欢烂漫的春光一样;我喜欢秋,喜欢听秋风横扫,树叶簌簌地响;喜欢看霜打过的衰草,软绵绵,踩上去凉凉的,柔柔的;我还喜欢秋天干燥的性格,丝毫不拖泥带水;我认为秋属于风,但不属于雨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吗?喜欢秋的同学说说你喜欢秋的什么?
同学们踊跃发言,答案丰富多彩:秋天瓜果多;秋没有夏的溽热,秋风萧瑟天气凉;秋天大气湿度低,天空显得格外高远,天朗气清;秋风中各种各样的树叶在空中悠闲地划着弧线,然后无声息地落下,似乎让人感到叶落归根前的眷念与满学生们对秋的感情调动起来了,于是我让学生走进《故都的秋》课文中:读课文思考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感情是怎样的。
学生在第一段、第二段、最后一段捕捉到郁达夫对秋的感情态度,明确回答:爱秋。郁达夫爱故都的秋的哪些景呢?让学生找出描写秋景的段落,并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作者所写之景:
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凉凉的秋风;息列索落的秋雨;雨后斜桥影里的都市闲人;熟了果子的枣树。
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故都的秋的特点,当然先让学生划出描写景物之色彩、声音的词语。例如写牵牛花: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驯鸽的飞声,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其它景物色彩与声音的词语学生一一说出(略)。接着启发学生每人选择一种景物制作一张电视风景画图片,说说配上怎样的背景画面和声音。
老师以第一幅景为例,制成这样的图片:
碧绿辽阔的天空作画的大背景;地面上,蓝色、白色、紫色的牵牛花荟萃成野花圃;天与地之间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院子里坐着一个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偶尔传来时强时弱、时高时低的鸽子扇动翅膀的扑哧声。
老师的示范意在抛砖引玉,学生发言之后提醒学生思考画面色彩、声音的共同特点。学生思考后达成共识:色彩特点是明净、清新、冷淡;声音特点是细微、衰弱、幽幽。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概括故都之秋的特点,即清、静。
品味出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特点之后,再让学生说出故都之秋给人的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说出了这样一些词语:孤寂、忧伤、萧条、冷落用达夫自己的话说是悲凉。
学生知其然还不够,还要知其所以然,接下来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这样一些冷色调的且带有悲凉情调的故都的秋景,同学们也许不能理解郁达夫,因为我们同学可能更喜欢的是故都的香山红叶,那醉人的红哟,热烈奔放;喜欢的是密云水库那澄碧的秋水,令人心醉可是如果走进郁达夫的情感世界,就能切实体味出郁达夫内心的悲凉,从而能理解郁达夫为何不爱热闹爱冷寂。
郁达夫:三岁丧母;中学读书,因参加学潮被开除;青年时期去日本留学,留学生涯,让他感到国不富民不强的悲哀,在日本十年受尽了民族歧视带来的屈辱,从他的自传小说《沉沦》中就能看出他抑郁,孤僻个性。写作此文他年近四十,正是人生最灿烂的年龄,可是三十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郁达夫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不得不从上海辗转来到杭州,饱受人生凄苦与哀痛,纵然才高八斗,但还是有志不得骋,而坐看年华付水流,何等苦闷,何等寂寞,何等抑郁。在生活中体验如此多的悲苦和忧愁,形成他寡淡、沉静的心境。
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内在的苦闷之情决定了郁达夫捕捉这样的清静、悲凉之景。介绍了郁达夫的人生经历,学生与作家感情就拉近了距离。有人说故都的秋悲凉感是郁达夫这位敏感文人所特有的,但学生结合课文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后,明确回答不是郁达夫所特有的。受古今中外悲秋诗文的熏染,种下了愁种子的文人在遭遇不痛快时都或多或少对秋有特别的悲凉感。通过列举实例使学生对秋有实在的悲凉感。接着,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品读一些关于秋的诗文,如杜甫《登高》、柳永《雨霖铃》与王实甫《长亭送别》以及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曹雪芹的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柳永《八声甘州》中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等有关写秋景的名句,理解文人们悲秋的普遍的文化心态,使学生的心灵与自然达到交流的境界,从而深层次把握本文丰富内涵。
【《故都的秋》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2.故都的秋教学方案
8.故都的秋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