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心得反思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文质兼美,蕴含着很深人文道德的文章,而且很深奥,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从故事中受到启示,是比较困难的。而对于我,这样的文章既要达到目标,又不能上成思品课,也是一大难点。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启示,而不是单纯的'钓鱼和放鱼。把钓鱼和放鱼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作为教学的重点,既要求感受体验,也要求读出情感,把启示作为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
读是理解语言文字的手段。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是运用整体感受法。课文中父亲和我的人物形象丰满、意境悠远、意象丰富,初读时引导学生整体感受父亲和我的形象。二是角色体验法。课文对我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鲜明;父亲的角色着墨虽然不多,但对于子女严格进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朗读与感悟中体验。三是想象体验法。对我再次向父亲投去乞求的目光,引导学生想象:儿子向父亲乞求,会怎么说?四是移情体验法。父亲的不容争辩,引导学生移情体验:你就是父亲,当你儿子投来乞求的目光时,你会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
一:钓到大鲈鱼,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
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当自己遇到道德难题的时候,如父母不在家,作业没有完成很想玩电脑时;老师多给了分数时;营业员多找你钱时;马路上没人看到,你捡到钱时都会怎么做。学生的思想进行了洗礼,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训练。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了对启示的理解。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不足的地方:本来教学的重难点应该放在启示上,但在课堂中,花了大量的时间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对启示的揭示不够深。
【钓鱼的启示教学心得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