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总结

2020-01-10总结

  听了陈老师的这节三年级的《有余数的除法》后,使我受益非浅,感受颇深,现就谈谈自己听后的收获及陈老师这节课的特色之处小结一下。

  一、精心设计,灵活处理教材。

  我们都知道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当然教材内容也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学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教材,没有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有明显的局限性。在这一点上陈老师做的很好,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的进行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比如,《有余数除法》教材上是这样设计的:有23盆花,为装扮教室想把这些花平均分成5组,每组最多摆几盆,还剩几盆?然后让学生回答再列出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教材上这样设计体现了数学的价值性,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可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学生像这样的生活经历不丰富,所以这样的实际生活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能赁空想像,太难,所以陈老师结合学生情况,重新整理教材,精心设计教材,以学生摆小棒引入,先是让学生用8根小棒摆两个正方形,怎样列算式,来理解算式的意义,再用迁移的方法引到“用9根小棒摆,问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还剩下几根呢?”,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动手摆,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摆小棒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而且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事,对于学生也是比较直观、形象,由摆小棒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再探索10根、11根、12根、13根小棒摆正方形后的结果是怎样?算式怎样?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竖式的意思及发现其特点,即余数比除数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论,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在教学中,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关注学生成长。

  纵观整节课,我们不难发现陈老师有一个重大的亮点: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首先,在设计教材上,就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心思。如在引入时,陈老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猜手指》。一方面是为激发兴趣,课开始便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为设疑问,因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想自已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而且在这学生时这种需要更加强烈”,所以陈老师就抓住小学生的这种心理,设质疑问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知识,并解决问题。还有练习设计也很有层次性、趣味性,为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而且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学生的思想。

  三、教师基本功扎实,随机变应能力强。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有亲和力。例如:在出示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时,学生一下子发现不出来: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然后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

  另外,本着教学研讨的目的,我也想提点自己个人的想法。在第二个环节,操作分类时,教师问:10根小棒来摆正方形能摆几个,还多几根?算式怎么样?学生很快答出:2个多2根。教师问:那么11根小棒呢?学生很快回答出:2个多3根。教师话峰一转:摆3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学生回答:12根。再问13根?14根?其实,我想这样设计不知会不会好些。教师问:11根小棒呢?学生很快答出:2个多3根?如果教师顺势问:12根呢? 我想肯定会有许多学生会答:2个多4根。那么这时,教师就可以发问:“为什么有的说3个正方形?有的说是2个多4根呢?到底是谁的正确?”在这点上就可以为学生对知识创设矛盾,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突破本课的难点,虽然学生还不会用数学语言归纳:余数要比除数小,但在经过学生们热烈的争论,我想大多数学生肯定已经明白为什么得数是3,而不是2余4。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上一篇:物业年终工作总结3篇下一篇:房地产置业顾问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