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奥台幼儿园和珠三角幼儿园的比较总结

2019-01-28总结

  (一)、学前教育的性质不同

  学前教育在港普及率很高,港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十分重视,其学前教育的发展已步入法制化轨道。香港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托儿所性质的幼儿中心,多采用全日制形式,另一类是幼稚园,多采用半日制,强调进行文化知识教育。长期以来,香港教育当局并不重视发展幼儿教育,采取的是放任政策。除一所公立的示范幼儿中心外,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均由教会、社团或个人兴办,属私立机构。

  澳门的教育体制,一向是公私并存,学制多元化。公立学校以葡语或中、葡双语授课,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政府的投入相当大。私立学校的比例达到90%以上,大部分用华语上课。在缺乏官方资助的情况下,这些私立学校肩负起了澳门的大部分教育任务。根据澳门政府1991年颁布的教育制度法律,学前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预备班两部分。

  台湾的教育体制是旧中国教育体制的移植,几十年来,虽对各种教育法规和条例进行了多次修改或补充,当其基本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学前教育的机构也有公私立两种。

  珠三角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性质也和澳门、台湾一样,公私立并存,公立幼儿园占少部分,私立幼儿园占大部分。

  (二)、学前教育的目标不同

  香港学前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幼儿在社会、情感、智力、体力、语言、艺术欣赏与评价等方面得到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正确的思想和态度、灵活的头脑、合理的知识与技能。

  澳门学前教育是配合家庭的一种补充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儿童体力、智力的整体发展,发挥其潜能、培养兴趣及情感,培养儿童的卫生和保健习惯,树立团结友爱的良好群体意识。小学教育预备班除了继续贯彻幼儿教育的目标外,还须为儿童的文字及数字能力奠定基础,发展其使用教学语言的能力,使儿童能更顺利地接受正规的小学教育。

  台湾幼儿教育的目标是:维护儿童身心健康、养成儿童良好习惯、充实儿童生活知能、增进儿童伦理观念、培养儿童合群习性。 珠三角地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所实施,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保育的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务、克服困难、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三)、课程实施不同

  香港幼教工作者首先注意科学地安排幼儿的一(半)日活动,把它视为幼儿发展的基本途径,集体活动、 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相互结合,室内活动、室外活动相互交替。其次,幼教工作者还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 舒适、轻松愉快、充满刺激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再次,幼教工作者还注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澳门幼稚园属全日制,每周上课五天,学习活动基本集中在上午,下午是午睡及兴趣活动或自修时间,部分私立幼稚园在下课后由教师负责监管儿童做功课或温习,这称为督课。公立幼稚园的五岁班每天还安排了两小时的葡语活动,由葡文老师负责。教学方式可分为活动教学及分科教学两种,幼稚园一般都采用香港出版的教材。活动教学主张让儿童在游戏及活动中学习,教师以主题形式组织教材,并配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儿童提供学习的环境及素材。上课形式有班级、小组及个别学习等。采用分科教学法的幼稚园则用较传统的方式依科目把学习内容分成不同的教节,以大班方式上课。目前,由于大部分幼稚园每班人数较多,师生比例偏高及教育资源不足,只有公立幼稚园及少数私立幼稚园能采用活动教学的模式。

  为了统一各幼稚园的教学内容,澳门政府于1994年7 月颁布了有关学前教育课程组织的指导性框架,并建议从小学教育预备班开始,以游戏方式教授第二语言。同时设立了工作小组,制定各级及各学习范畴的教学大纲和活动内容。课程计划制定后,在1995年至1996年间由公立幼稚园试行,经评核后于1997年及1998年度在全澳门推行,同时在1999年7月将教学大纲推介绍私立幼稚园。

  台湾的幼稚园是依照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延伸出多姿多彩、有特色的课程内容。课程的安排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来进行。

  珠三角幼儿园的课程教育内容包括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八个方面。各项内容与要求按小、中、大班提出,注意它们的连续性。

  (四)、师资与规格不同

  香港幼儿园保教人员主要有三类:

  (1)许可教师,取得香港教育证书,即等同于学校9年教育程度。

  ( 2)注册教师,完成了香港教育证书,且有10年教育经验;有大学学历,并有3年教育经验或有一个教学证书。

  (3)园长。

  为了培训合格的教师,港府实施了两种在职培训方案:(1)教育署督导处为具有等同于9年教育程度的教师提供12周的部分时间课程,培养合格的幼儿园助理教师;(2)教师培训学院为那些具有更高教育程度的教师提供为期2年的部分时间课程,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即注册教师。

  托儿所和儿童保育中心保教人员主要也有三种,港府为托儿所和儿童保育中心的工作者也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方案。

  澳门的教育事业长期以来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学校制度不完善。在本世纪50年代之前,澳门没有师范教育,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51年才开始在私立圣若瑟中学等学校设置一年制师范课程,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到80年代末,在全澳门中小学和幼儿园三千余名教师中,受过教育专业训练的只有三分之一略多点。不仅师资差,班级规模大,一般每班达50人以上。

  台湾学前教育的师资培训分为在职和职前两类。师资力量厚,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比较好。我虽台湾学前教育所阅读的相关资料比较少,所以在这里旧不作展开的分析了。

  下面要论述的是港澳台和珠三角地区幼儿园的相同点。

  在性质上,珠三角幼儿园的性质与澳门相同,都是公私立并存,以私立为主。

  从总的目标来说,都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港澳台和珠三角地区幼儿园对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都相当重视,学前教育的质量将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

  上述仅仅是从理论上论述了四者的异同,下面,我就我上一周到华师附幼观摩教学活动所见所闻作简单的阐述。

  在香港,蒙台梭利教学法应用得比较多,他们对蒙台梭利教学法更多的是引入。这一次我们去幼儿园的时候也是看了一位老师上了一节蒙氏教学,几乎所有初来乍到这一大班的参观者,一开始都会对这个班级形成一个概括化的印象: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蒙台梭利班级:美丽、安静而整洁有序的环境,大量的蒙台梭利化的教具,儿童专注的个别化自主学习、良好的生活常规和自制力,站在一旁观察、间接协助、个别指导的教师及其谦逊姿态等等。但是,只要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对蒙台梭利教具的改装和变化,发现许多典型的蒙台梭利教室中根本就没有的材料和区域,甚至觉得有很多地方同蒙台梭利是格格不入的。于是就有一位同学带着疑问问主班老师说:“你们这究竟是不是蒙台梭利教学?”老师回答说“不是”。无论“是”或“不是”,都超乎老师本人的自我分析和评价;她很可能在某些根本问题上或细节上吸收了或违背了蒙台梭利的精神而不能自觉。在教室里,老师指着很多的教具对我们说,这里很多的教具都是老师们改造的,而这些玩具又有着很大的针对性,有发展小肌肉的、协调能力的、识别能力的等等。

上一篇:关于幼儿园总结下一篇:幼儿园常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