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长寿养生之道

2020-06-20白居易

  诗人白居易长寿养生之道是如何的?白居易的长寿有什么秘诀呢?

  唐代诗圣杜甫有诗:“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越过七十岁谢世的人确是很少的。经历了唐朝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八个皇帝的白居易,以七十五岁的高寿辞世。他在唐代诗人中是最有养生之道的人。

  白居易清贫、高洁、爱民、重养德。在少年时很有志向和抱负。虽然家境贫寒,但读书刻苦,在二十九岁时中第四名进士。步入仕途,在官场不得志,不断遭受贬降,四十岁前一直疾病缠身,未老而先衰。在他与医生、药书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生不满百”是因为“不得长欢乐”的缘故,届来他特别注重培养乐观性格,修德养生。诗人在三十七岁才与夫人杨氏结婚,婚后他写了《赠内》一诗与妻子共勉:“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人生未死问、不能忘其身,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蔬食足充饥,何必膏梁珍?……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庶保贫与素,皆老同欣欣。”诗文充分表达了白居易的为人正直坦荡和与妻子甘愿风雨同舟,白头到老的乐观情丝以及高尚的情操。他在为官期间,廉洁清正、经常深入民间,了解农桑疾苦,为民办实事。在杭州任刺史期间,在西湖为百姓加筑长堤,拦洪蓄水、打井六口,灌溉农田,为农夫解决干旱之苦。

  白居易寄情山水,乐以释忧。在唐代的诗人中,白居易创下了“三个新高”。一是寿命高,终年75岁,远远超过了李白、杜甫;二是著作多,现存诗文2800多首(篇),在唐代当属第一;三是文学成就高,留下的佳作名句最多,千古不朽,在我国古代的文学史上,堪称第一流大诗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他一生乐观情绪的写照。

  白居易一生足迹遍布半个中国,浏览祖国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触景生情、尽情抒情托志。例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诸。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他在抒发情感中欢乐、感悟、作诗、陶冶情操。当诗人在忧愁悲伤或不得志时,就感事作诗、发泄感情。白居易四十岁时,母亲陈氏病世。同年长女金銮子夭折,悲愤之中,以诗托情:“朝哭吾所亲,暮哭吾所爱”。六十一岁时,他的儿子阿崔又病死,又吟撰诗文《哭阿崔》,以抒发自己的伤感和哀思。诗人四十五岁时,因越职上疏,又被贬官任江州司马,连续的打击是十分惨重的。但白居易抹去泪水,又撰写了长诗文《瑟琶行》、《长恨歌》等名著,抒发了他内心痛苦和郁闷,自己排忧解愁,使他在心灵上感到慰藉。他在七十四岁时,因有眼疾,辞官归隐,又组织了六位年过七旬的朋友建立一个“七老会”,经常在一起高谈阔论、饮酒赋诗、欢度晚年,为后人留下《七老会诗》等诗篇,运用晚霞的灿烂,尽情展示人生的豪气……

  国医大师李玉奇的养生之道中讲到白居易戒美味节色欲,主张饮食要素食淡味、要定时适量不多沾肉味。他好道信佛、潜心修养、节制女色情欲之事。白居易有妻妾数人,从不随心所欲,贪迷情欲。他在《赠少尹》写道:“老海心不乱,庄诫形勿劳。生命既可保,死籍亦可逃。嘉肴与旨酒,多为腐肠膏;艳声与丽色,真为伐性刀”。这也是他善于养生、协调身心的长寿之道。

  白居易“自静其心练气功,无求于物长精神”。他在晚年除了种花、种树之外,还经常到外面晒太阳、散步、练气功。白居易在练气功一诗中曰:“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方寸如无灰,寂然无所思,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遗。”诗人练上气功什么都不想了,养心宁神、乐观自娱。

  白居易不愧为唐代的伟大诗人,他养生益寿的独道艺术,我们中老年朋友可以从中得到借鉴和启迪。

  拓展:白居易的个人作品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白居易的长寿养生之道】相关文章:

1.《内经》的养生之道

2.陆游的养生之道

3.名家评价白居易《白居易》

4.内经长寿之道

5.《内经》长寿养生观

6.《红楼梦》养生之道介绍

7.欧阳修的养生之道

8.红楼梦中的养生之道的讲解

上一篇:白居易的养生诗欣赏下一篇:莫问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