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的国家,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节日,它都有着一段传奇的历史故事。春节,就是中国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下面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小报春节的内容,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小报1
中国传统节日小报2
中国传统节日小报3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亚洲许多国家也有这一节俗。春节原称元旦、元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此节,是中国诸节之首。
中国人过年的礼仪是很复杂的,一进腊月门,过年的气氛便一天 浓似一天。有民谚云:腊鼓鸣,春草生。乡民们为祈求福寿吉祥,避 灾免祸,在广场上敲起细腰鼓,戴上假面具,扮成力士金刚的模样跳 起乡风舞,来祈求平安。
从宋代起,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就成了百姓们的习俗。据说腊八 粥是从寺庙传至民间的,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游历各地,饥饿 昏倒,一个牧羊女用五谷杂粮将其救活,由此精神百倍,得道成仙。 这一天就是腊月八日,于是相沿成习。腊八粥用黄米、江米、小米、菱 角米、粟子、红小豆、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再加核桃仁、杏仁、瓜子、 花生、楱穰、松子及白糖、红糖和葡萄干以作点染即成。至今这一习 俗不废,只是粥中原料有些变化而已。
喝了腊八粥就安排好日子扫扫尘埃,一般是在辞灶前,家家户户 把房子内外清扫得干干净净,把家具衣物洗涤得新新崭崭,以示除旧 迎新。
送灶,时在腊月二十三日。旧时这一天的晚上,民间有送灶神的 习俗。在黄河流域诸省送灶用些糖瓜之类,还要备些清水草豆,据说糖瓜是给灶神吃的,清水草豆是为灶神的.马匹准备的。祭毕,将灶神 请下,与千张、元旦一同焚化,到除夕日再入接灶供奉。送灶,在一些 地方也称过小年,要燃放鞭炮,有吃饺子和年糕的习俗。
除夕,又称大年夜,时在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家家户 户要摆天地桌,供奉家祖和神灵,在室内(多是卧室内)贴年画,多是 四美图和一些忠孝节义的故事,以山东潍坊杨家埠、江苏桃花坞和天 津杨柳青的为最好。在大门上要贴春联,并在门楣上挂门钱。除夕 夜,家家守岁不睡觉。 到了晚上零时,由家长将新灶神像贴好,于像前放些贡品,意思 是把灶神从天上接下来了,直到现在许多地方仍有这一习俗。
守岁和年夜饭,是春节的重要内容,零点时分辞旧迎新鞭炮声响 起,滚滚沸水的饺子或汤圆,热腾腾地端了上来,全家人辞旧迎新,共 庆新的一年的开始。现在我国人民春节家家户户坐在电视机前看春 节晚会,共品生活美酒,形成了新的春节习俗。
春节前后,社会团体一般要举办迎春会、团拜会、招待会,同时要 去探望高龄的老同志。民间在外地生活的人们,也纷纷放下工作,奔 回父母身边,共享天伦之乐。 除夕过后,人们相见要互致问候,俗称拜年。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按照老家的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这天, 人们都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鹅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蒸大馍、蒸枣山、爆米花、炸鱼、炸鸡、炸丸子……
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啊!家家户户赶做年夜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换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还有的人家在门口挂上大红灯笼。每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看“央视春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讲吉利话祝贺,老人给小孩压岁钱,小孩给老人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男人们带着儿孙去给祖先上坟、拜年。吃完饭之后,全家人在一起打牌娱乐,直到中午。当然还有的人走“干亲”,吃喝一直到晚上。
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因为这天是“财神爷”的生日,所以人们很早就起来放鞭炮,说是“抢财”。正月初七是做生意开门大吉的好日子,到了上午,各家店铺都放起了鞭炮,燃放烟花,预示着开门大吉、生意兴隆。正月十五逛庙会,这天晚上,人们放烟花,放孔明灯,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
【中国传统节日小报春节】相关文章:
1.传统节日小报春节
2.中国春节英文小报
3.中国春节小报
6.春节小报内容资料
7.春节数学小报
8.春节节日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