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清明节手抄报内容

2020-06-27板报大全

高中清明节手抄报内容

  又是一年清明到,在这个万物复苏吐故纳新的时节,缅怀先烈,祭奠亲人,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大事,亲情的感念在这天涌动。下面我们为你带来高中清明节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高中清明节手抄报篇一

  清明扫墓的冥钱

  关于清明扫墓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高中清明节手抄报篇二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至少在西汉就已形成。最初,节日日期及时长都不定,后来逐渐固定在冬至后105天或106天,也有说法是在清明前两天。最初寒食节持续一个月,后来逐渐变为三天,其间禁火,要吃冷食。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历史上主要有三种观点:

  首先是禁火说,认为寒食节的起源来自于周代就有的禁火制度。隋代杜公瞻在注《荆楚岁时记》时说:“《周礼·秋官·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曰:‘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也。”这一看法多为后世研究者所认同,但对于周代为什么要在仲春修火禁则各持己见。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星宿崇拜说。“季春将出火也”,“火”就是大火星。许多学者认为“禁火”的习俗是出于人们对大火星的崇拜。

  这种说法乍看似乎有道理,但是为了避让大火星,老百姓不能生火做饭长达一月,又在乍暖还寒的气候中,未免不合情理。而且,周代虽有禁火之制,禁的却不是炊用之火,而是冶炼之火。

  其次是改火说,源于古人的钻木取火和换取新火的制度。古人认为,火是有生命的事物,一年四季不能用同一个火种,火用久了就要熄灭,需要重新取火。在换火仪式中,新火与旧火不能相见,要先熄灭旧火,再迎接新火。

  最早提出寒食节应起源于“改火”习俗的是唐代李涪,他在《刊误》的“火”条中谈道:“《论语》曰:‘钻燧改火。'春榆夏枣秋柞冬槐,则是四时皆改其火。自秦以降,渐至简易,唯以春是一岁之首,止一钻燧。而适当改火之时,是为寒食节之后。既曰就新,即去其旧。今人持新火曰‘勿与旧火相见',即其事也。”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清明节烈士手抄报图片

2.清明节六年级的手抄报图片大全

3.有关清明的手抄报内容

4.清明节传统教育手抄报图片

5.有关清明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6.2017清明节的手抄报大全

7.传统文化清明节手抄报2017

8.2017有关清明节的手抄报

9.2017清明节手抄报有图有字

10.清明节手抄报一等奖

【高中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相关文章:

1.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图

2.收集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

3.清明节手抄报图及内容

4.2017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

5.有关清明节手抄报内容

6.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

7.2017清明节手抄报内容

8.清明节手抄报内容2017

上一篇:途经秦始皇墓古诗赏析附练习下一篇:初一古诗文名句竞赛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