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高中教案

2019-09-22赤壁赋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位旷世奇才的佳作——《赤壁赋》。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找出韵的韵脚,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读课文,疏通字词,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四):具体方式:学生把在课前预习整理的材料进行交流。

  首先交流实词和虚词,把它们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在校教师及时作判断,给出正确的答案。(实词和虚词略)。

  接着交流词类活用情况: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

  接着交流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字词和句式特点,全面解决文章的边面意思。

  (五):全面分析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样的景?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

  第二段思考:(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明确: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六)讨论话题

  1欣赏

  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七)总结: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八):板书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游景乐(以景动人)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问理喜(以理警人)

上一篇:《赤壁赋》高二语文教案下一篇:《水调歌头》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