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赤壁赋》

2021-03-05赤壁赋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赤壁赋》

  引导语:小编整理了《赤壁赋》的信息化教学方案,供大家借鉴参考与学习,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赤壁赋》。

  一、 导入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二、交流课前预习

  1、正音正字。

  2、总结积累:一词多义、 通假字 、古今异义、 活用 、特殊句式 、成语典故等。

  3、作者及“乌台诗案”。

  三、诵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赋”,不是纯粹的散文,但也不是诗歌,不是散文诗。“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文心雕龙• 诠赋》)它是由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的带有韵脚的散文,却又饱含着浓浓的诗意。与汉魏时期的赋相比,本文继承传统,又不遵循老路。没有过多地堆砌辞藻,比起作者本人的其他文章来,文采显然要丰富得多。本文有许多押韵的字和对偶句,诵读时要注意语音的轻重缓急,读出文章的音韵美。

  基本方式是:先由教师范读全文或学生齐诵全文,然后逐段指导学生练习诵读。可从用韵、句法、层次思路等方面进行指导,以提高记诵的速度。

  第一段指导要点:

  1、韵脚。前半段无韵,后半段的韵脚依次是“间”“天”“然”“仙”。

  2、句法。“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其余皆为骈句或近乎骈句,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断,为两个六字句;“浩浩乎”一句中,去掉第一个“而”(骈体文中有些虚词只有辅助作用,常不计入),也可视为宽对。

  3、层次思路。首句点题,“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写景、议论的依托。次写泛舟所见景象,而以风、水、月为主,为下文“苏子曰”一段张本;写景虚实相生,先实后虚,虚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乐”字。

  第二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两组:第一组是“光”“方”;第二组是“慕”“诉”“缕”“妇”。

  2、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棹兮兰桨”“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

  3、层次思路。“乐”字承上。由“乐”而“歌”,歌词暗写苏子胸襟,为下文“苏子曰”一段作烘托。以下写箫声,为“客曰”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苏子“问客”。

  第三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五组:第一组是“稀”“飞”“诗”;第二组是“昌”“苍”“郎”;第三组是“东”“空”“雄”;第四组是“鹿”“属”“粟”;第五组是“穷”“终”“风”。

  2、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

  3、层次思路。苏子问乃承上启下语。“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问“而今安在哉”──这是主要的一问,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着眼与曹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

  第四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四组:第一组是“往”“长”;第二组是“瞬”“尽”;第三组是“主”“取”;第四组“月”与“竭”,“色”与“适”交叉押韵。

  2、句法。以散句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风……用之不竭”这一段用骈句。

  3、层次思路。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说明“变”和“不变”的道理,客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因而生“哀”与“羡”;知其“不变”,则何哀何羡?后以“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与清风之无主,可以自娱,以“而吾与子”照应上文“况吾与子”。

  第五段指导要点:

  本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结,最后两句意味隽永,主客“自在”之态跃然纸上。

  四、研习探讨

  研习第一段

  疏通文字之后,提问:

  1、本段的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

  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笔法,如一首诗歌前的小序。

  第二层,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是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三层,第五—七句,先写景后叙事,是月出之后的情况。

  2、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明确: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 然物外的境界。

  3、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以喜悦为主。

  研习第二段

  疏通文字后提问:

  1、本段可分几层?

  明确:

  可分两层。

  第一层写作者的歌声。

  第二层写客人的箫声。

  2、本段刻画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本段刻画了一个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3、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4、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5、本段的“悲”从何体现?

  明确: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中体现。

  6、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

  明确: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7、本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转折过渡。

  五、课后作业

  1、预习3、4、5节,疏通文字。

  2、课外自读《后赤壁赋》,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比较阅读。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赤壁赋》】相关文章:

1.《赤壁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2.《赤壁赋》教学设计方案

3.《赤壁赋》信息化教学设计

4.小学语文信息化赤壁赋教学设计

5.《赤壁赋》教学反省

6.《赤壁赋》教学反思

7.《赤壁赋》教学总结

8.赤壁赋教学教案

上一篇:400字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下一篇:比较阅读《赤壁赋》与《愚溪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