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模板

2019-01-29赤壁赋

  案例背景

  “感悟自然”是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二板块中的一篇文章。教材在这一板块提供的材料是两篇著名的文言文《赤壁赋》和《始得西山宴游记》。要求学生能够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与虚词,能够理解作者借住自然景物而激发出的对人生的感悟,加深学生对人生的理解。这一专题主要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共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谛听天籁”通过对散文的语言,意蕴的研习,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之美,激发热爱自然之情。第三板块“湖山沉思”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和重要性。

  设计思想:

  有道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个人认为背诵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文言中所有的知识点,如实词、虚词的把握,句式的分析,都离不开背诵。情境的理解、内蕴的分析,通过背诵也基本可以解决。而高中语文教学中,背诵是学生最头痛的一个环节。本节课就是想化整为零,把背诵变成一件轻松的事,让学生在背诵中既了解了文言知识点,又体会了作者的人生感悟。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只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分析:

  《赤壁赋》是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有三点:一,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二,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在了解写作背景前提下,通过背诵体会苏轼借自然景物传达的人生感悟,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准备:

  重要实词、虚词检测的卡片,《赤壁赋》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设计:

  总体描述

  本课计划用1 课时完成,课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苏轼的生平、轶事等材料,课前借助手中的工具书能疏通全文,并标记出各人独自解决不了的难点及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同时了解“赋”这种文体。

  具体展示:

  一, 认识作者。

  目的是知人论世,主要由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苏轼的生平、思想、主要作品及其风格,在“乌台诗案”介绍中教师可指引学生重点说说黄州经历。

  二, 解题

  学生谈“赋”这种文体,教师可以强调本文作为散文赋的特点,作者把散文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赋里来,“体物”与“写志”浑然一体,由景生情,由情入理,不事雕琢而水到渠成。

  三, 朗读课文

  放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朗读中的字音、句读及感情的变化,比照自己的阅读,找出差别。

  听完录音,齐声朗读一遍。

  四, 解疑

  根据预习,提出自己没能单独解决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五, 检查

  学生没有问题了,拿出卡片就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点做一个检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包括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而”的用法,特殊句式及难以翻译的句子。)

  六, 背诵

  首先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再次熟悉文章。

  接着通过问题引导全文的背诵。

  1,本文写的是什么时间? 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用原文的话回答。

  板书:时间 人物 事件

  学生齐读,背诵。

  2, 苏子游赤壁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有怎样的心情?

  板书:风 水 月 喜

  学生自由朗读,想象当时的景象,体会作者心情,分层背诵。

  3, 苏子欣赏浩浩荡荡的月下秋江,情由景生,欣愉之情溢于言表,“饮酒乐甚”,自然不能忘了“扣舷而歌之”,歌声的出现使文章调子宕开,这时作者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 悲

  苏子又是如何展现这个“悲”的呢?

  明确: 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

  找出具体诗句子,连读三遍。

  4, “悲”由箫声引出,“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默记这个句子。

  5, 客之“悲”原因是什么呢?

上一篇:读《红楼梦》300字范文下一篇:《鱼我所欲也》说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