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登鹳雀楼》教案

2021-03-10登鹳雀楼

唐诗《登鹳雀楼》教案

   《登鹳雀楼》古今传诵的名作,描绘了登临鹳雀楼所看到的壮阔雄浑景色,豪放雄劲,气势磅礴,《登鹳雀楼》的教案应该写呢?一起来看看吧!

  《登鹳雀楼》是选自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古诗。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认识字词、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感悟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略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本说课是第一课时,主要从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几大板块完成。

  首先说教学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围目标标准,

  主要设定三点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感悟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略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接着是教学重点,通过诵读诗文,理解其意思,感受其意境。教学难点则是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具准备:挂图

  本次说课的重点就是教学过程。

  首先以背诵学过的古诗来复习导入,《登鹳雀楼》这首古诗学生早已耳熟能详,所以本节课重点理解句子意思。学生背得熟练,但节奏掌握不太好,所以老师范读,学生思考问题:诗人在楼上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在讲授新课时利用挂图,让学生观察图画,看看能看到什么。接着是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学习第一行诗句

  1、理解“日”“尽”“白日依山尽”的意思。

  学习第二行诗句

  (借助两个问题来学习理解第二行,通过朗读体会诗句意味。)

  1、除了夕阳,那滚滚黄河水又将奔向哪里呢?

  2、你能说说黄河的流水声吗?(生模仿)

  3、把这气势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师读:慢慢闭上眼睛听,诗人在吟诵呢!(自读、指读、赛读)

  学习第三、四行诗句(像学习前两句古诗一样,理解字词意思,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太阳从遥远的山边落下,天空中布满灿烂的云彩。黄河滚滚向大海奔腾而去,发出巨大的声响。可是,在遥远的山那边,景色是不是更加吸引人,大海中的波浪是不是更为壮观,想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该怎么办呢?读一下诗文,想一想?

  2、多少小朋友有这样的经历?(板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道什么意思吗?

  3、是呀,只有站得高,看到的美景才会更多,所以诗人就这样发出了感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诗,当一下小老师?

  4、(齐读),“千里目”表示看得怎样?

  5、这两句诗是诗人在鹳雀楼上所想到的,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什么道理呢?

  诗句理解之后进行朗读指导,先听老师读,接着根据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进行比赛朗读,学生兴趣很浓。

  小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知识、本领,眼界才能开阔。

  小结

  古诗是我们的国粹,把今天学习的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还可以通过上网或区图书馆再找一些王之涣诗歌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掌握停顿,指导朗读。)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景)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想)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附录:《登鹳雀楼》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唐诗《登鹳雀楼》教案】相关文章:

1.唐诗登鹳雀楼教案

2.国学唐诗登鹳雀楼教案

3.唐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

4.唐诗登鹳雀楼 王之涣

5.唐诗登鹳雀楼 王之涣

6.唐诗登鹳雀楼王之涣

7.王之涣唐诗《登鹳雀楼》

8.唐诗王之涣登鹳雀楼

上一篇:《劝学》精品教案下一篇: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