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表现手法

2018-07-16短歌行

  《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历来被视为曹操的代表作。下面小编和大家说说短歌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①设问的手法。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人生年华能有多少?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比喻的修辞。将“人生”比作“朝露”,写出了人生的短暂,表达功业未就,年华易失的感慨。

  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① 用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情诗,解释:情人青色的衣襟,令我情思悠长。即使我不去找你,你就不可以跟我联系吗?

  “呦呦”四句出自《小雅 鹿鸣》,本是周代朝廷与民间宴请宾客的诗句,鹿喜欢群居,每当找到地上的蒿草,便呦呦地呼唤同伴相聚而食。

  这里,诗人运用典故把对贤士的思念与倾慕写的感人至深。

  ② 比兴

  这里曹操用“子衿”“鹿鸣”起兴,并将自己比作思念情人的姑娘和呼唤同伴的“鹿”,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并且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意即:天下的贤士们呀,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①比喻。以“乌鹊南飞”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以“乌鹊”无枝可依类比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言外之意即“我就是你们所要寻求的明主,不要再犹豫徘徊了,赶紧来投奔于我,我助你们实现你们的人生理想,你们助我实现统一大业”。

  ②用典。“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出自《管子 形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此处是表示希望人才多多益善。周公吐哺出自《鲁周公世家》说的是周公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后四句作者运用用典,以“山”“海”“周公”自比,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殷勤地接待贤才的愿望。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

上一篇:短歌行知识点总结下一篇:短歌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