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宁观潮路线

2020-04-24观潮

  引导语:“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上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这首诗写的就是海宁潮,也叫钱塘潮,被誉为“天下奇观”。

  2016年海宁盐官观潮乘车路线:

  1、海宁火车站:

  T109路旅游巴士直达景区【盐官汽车站】(车程1.5小时,每班间隔15分钟);

  2、海宁火车西站:

  T223路公交至【众联站】后步行三分钟到马路对面转T109至景区(车程1小时,T223每班间隔1小时,T109每班间隔15分钟);

  观潮时间:

  1、浙江钱塘潮,以阴历8月18日为最。

  2、观潮的日子即使是当地预报的观潮时间也可能不准,必须提前40分钟候潮,以免错过良机。

  3、观潮点:

  每月的农历十五:[春:11:45(潮) 23:40(汐)][夏:11:30(潮) 23:20(汐)][秋:11:35(潮) 23:25(汐)][冬:11:10(潮) 23:05(汐)]

  每月的农历十六、初一:[春:12:15(潮) 0:10(汐)][夏:11:50(潮) 23:45(汐)][秋:12:05(潮) 0:00(汐)][冬:11:45(潮) 23:35(汐)]

  每月的农历十七、初二:[春:12:48(潮) 0:43(汐)][夏:12:25(潮) 0:10(汐)][秋:12:45(潮) 0:35(汐)][冬:12:15(潮) 0:05(汐)]

  4、观看钱江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潮涌形成原因

  海宁潮雄奇壮观,可涌潮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这是由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和杭州湾特殊的喇叭口地形所形成的。当月球背向地球时,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大于吸引力,而使海水再次外鼓,再加上太阳的吸引力,就形成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日的大潮日,又由于潮水与河流的摩擦作用,一般最大涌潮日是推迟二至三天,所以初三、十八的潮水最大。另外,当东海潮波传至杭州湾时,因河口急骤缩小,潮波能量愈来愈大,到海宁时,就形成特有的涌潮现象。

  观潮 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典故

  这是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此诗。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舍看不简单,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本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重复之句。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热点。

  一种观点是“不过如此”。庐山烟雨浙江潮,感叹:“不过如此!”

  另外一种观点是“正是如此”。认为:首句为想像、听说中之景。末句为目睹后之景。作者的追求得到了满足,没有失落,没有遣憾。禅意是,很多人终身在追寻某种东西,未追求到手时是痛苦,追求到手后是厌倦、无聊,觉得“不过如此”,这样一来,人生便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作空虚而沉闷的摆动。而具备了平常心,体验了生活禅,你在实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目标时,在看到了“庐山烟雨浙江潮”之后,发出会心的微笑:“正是如此!”

  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他写的西湖诗“波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也独步古今。前者哲理趣味极浓,说明如陷在里面跳不出来,就常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后者观察景物敏锐而深刻,譬如恰到好处。可是《观潮》一诗,就完全是另一种抒写,值得玩味。

  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变得平淡无奇了。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可以忘记了,烟雨、江潮也似有还无了。

  以禅理人诗的历代诗人都有,唐代的王维可以说是代表。因为他追慕隐逸恬静,后来更皈依佛教,所以很多诗表现了出尘的思想。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等都是例证。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及至到来无一事”的禅语,也是难免的。

  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所谓禅宗,有南北之分,北宗强调“拂尘看净”、“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南宗则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以达到“无念为宗”。苏轼在诗中说的“及至到来无一事”,就是把庐山烟雨、钱塘江潮淡化,淡到不过如此,细想这与苏轼当初未来时的千般期待、万分遗憾,显得很可笑了。

上一篇:2016年海宁观潮时间下一篇:海宁住房限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