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初中学案

2020-07-04观潮

《观潮》初中学案

  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分享了课文《观潮》的导学案,一起来学习吧!

  学习目标

  1. 读懂读通文章,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2.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自主学习

  导学资料(一)背景简介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南宋词人周密曾经观看了钱塘江涌潮,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生动的描绘了出来,

  导学资料(二)(1)读准字音:

  雷霆(tínɡ)  杨诚斋(zhāi) 艨艟(ménɡ chōnɡ) 如履平地(lǚ) 倏尔(shū)

  一舸无迹(ɡě) 善泅(qiú)  僦 赁(jiù lìn) 罗绮(qǐ)   鲸 波(jīnɡ)

  (2)辨明词义:

  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 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则玉城雪岭(城墙)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

  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溯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

  (三) 感知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读不准的字标出来。

  2、结合文下的注释,翻译课文,把还不能解释的词语、不能翻译的句子标出来。

  3、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没一段的内容。

  课堂学习

  一、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3、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

  把你在自学中的疑难,在小组中交流,并将你们小组中认为重点的字词句以及还不能解释的词句写在黑板上。

  4、选四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一、 研读。

  (1) 本文作者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分别写了涨潮、水战、弄潮、观潮的盛况。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块,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角度,可将文章分为两层,第1——3段正面描写,第4段侧面烘托。

  (2) 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人多马众侧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壮美。

  二、赏读。

  (1)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

  写涨潮,由远而近,顺势而下,挽狂澜于笔端。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尽了大海的威仪和气派。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角度进行描绘,如:“仅如银线”写其形;“玉城雪岭”状其色;“大声如雷霆”描其声;“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绘其势。

  (2)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和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屡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任务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写参演船舱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写"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亮点探究。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

  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 “观潮”的?

  (3)渲染,烘托和对比是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三种写作方法,请各找出一个例句, 说说它的作用。

  (4)试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上一篇:观潮教学案下一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三阶段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