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历史剧

2018-07-21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

  抗战爆发,郭沫若由日本秘密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时代精神的要求,由“皖南事变”所引起的愤怒,激起了郭沫若澎湃的创作热情。他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内,创作出《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等六部大型历史剧,登上了20世纪中国历史剧创作的高峰。《棠棣之花》(1941)、《屈原》、《虎符》、《高渐离》(1942年),均取材于战国时代的史事。在20年代的同名诗剧和历史剧《聂嫈》的基础上加工并创作的《棠棣之花》,突出了“主张集合反对分裂”的主题。《屈原》塑造了兼具政治家远见与诗人情怀的悲剧英雄形象,并达到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现实倾向性的和谐统一。《虎符》通过魏信陵君和如姬窃符救赵的故事,歌颂“把人当成人”,并不惜为此赴汤蹈火、杀身成仁的“仁义”思想。《高渐离》(又是名《筑》)以高渐离击筑刺秦始皇的故事为题材,弘扬为反抗专制统治而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孔雀胆》(1942年)表现元朝末年大理总管段功与梁王之女阿盖公主的爱情悲剧。《南冠草》(1943)采取汉奸与烈士对照的方式,歌颂明末青年诗人夏完淳慷慨殉国的民族气节。这六大史剧宣扬了为正义与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的悲剧精神。

  郭沫若历史剧的第一创作季节是20到40年代,他写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是继《女神》之后在他的文学道路上出现的第二个高峰。在这一季节的后半期即40年代,《屈原》、《高渐离》和《孔雀胆》与其说展现的是古代主题还不如说是政治斗争的主题,作者以其作品表达出为“皖南事件”中被当局打压的中国共产党伸张正义的政治动机。1959年至1962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再起高潮,迎来了他同类文学体裁的又一个黄金时代。1959年2月完成《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武则天》,1962年10月完成《郑成功》。

  注意历史剧创作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效果,是郭沫若一贯坚持的史剧观。早在20年代初期,他就说过:“我要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不过他前期的历史剧,只借历史的影子来驰骋自己的创造,而不是严格地根据历史文献对古人的精神面貌作深刻的理解和切实的描绘。后来郭沫若强调作家要研究历史、熟悉历史,“优秀的史剧家必须得是优秀的史学家”。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是《屈原》,《屈原》是抗日民主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历史加以新的解释,发挥了“古为今用”的战斗效能的新型历史剧。40年代初期,郭沫若生活在国民政府统治区的重庆,他“看见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时代悲剧”,于是决定“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剧本通过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天的生活和斗争,概括了他的悲壮战斗的一生。剧本结尾,屈原出走汉北,继续坚持同黑暗势力斗争,表现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

上一篇:郭沫若的代表作《星空》下一篇:郭沫若书法字体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