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嵩山作》古诗鉴赏

2020-04-23古诗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题解

  嵩山,五岳之一的“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开元九年(721),二十一岁的王维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同年即受人牵连,被贬济州。五年后辞官离开济州,后回长安闲居。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王维已闲居长安五年。这年秋,他先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希求汲引,随即归隐嵩山。一边干谒进取,一边归隐,这也是当时的常例。

  句解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带”,围绕。“薄”,草木丛生之地。首句化自陆机《君子有所思行》:“曲池何湛湛,清川带华薄。”清澈的河川围绕着一片草木丛生的长长的沼泽地,归去的车马就从这里缓缓前行了。

  诗人写归山,却是从川写起。车马“闲闲”,显出诗人从容的心情,似乎这次的归隐,是他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景象。诗人并不是被逼出走,落荒而逃,也不是愤然离去。正是这种从容的心境,才使诗人在出发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河水长流、草木繁生的平和清静之景。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流水好像懂得“我”的心意,缓缓地流淌着,陪“我”前行;黄昏中鸟儿飞回草木茂盛的沼泽,伴“我”一道回家栖息。“流水”、“暮禽”都被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有人的感情:怕诗人路上孤单,与诗人结伴同归。

  有流水和鸟儿的陪伴,诗人悠然自得。但归途漫漫,仍不免孤单。渐渐地,他的心绪开始低沉,这时的他看到: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秋天的山林。诗人缓缓而行,沿着清川,经过荒城、古渡,在夕阳西下时来到了秋意浓浓的嵩山。归途中会遇到很多东西,诗人独独选择了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充满凄凉色彩的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归隐之地嵩山渐渐就在眼前,诗人心中开始生出一股抑制不住的悲凉。

  虽然决意归隐,但终究是失望而归,失落而归。回顾王维前三十多年的经历,并不得意。虽少年得志,却屡经曲折;人近中年,却青春赋闲。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的黯然收场,怎么不叫人心生悲凉?王维之前也曾在诗里劝慰友人孟浩然归居田园:“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送孟六归襄阳》)但对于王维这样一个想象着“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不遇咏》)的人而言,再怎么平抑心情,也无法全然超脱地面对这次的归隐。

  然而,诗人已经到了嵩山,心情不再平静的他到底该如何是好?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迢递”,形容山高远的样子。“闭关”,闭门。隐居的家在高高的嵩山下,如今回来了,就关上门吧。闭门既是谢客,更是要让自己静心独处,不问世事。诗人的情绪在这时又趋向平和,他说服自己,相信着嵩山将能还给他一片宁静的内心。

  事实上,王维隐居嵩山的时间并不长。次年,他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出任右拾遗,结束了这次短暂的隐居生活。

  评解

  这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描述,既可以领略到归途中的景色变幻,也能隐约感觉到诗人感情的变化:由安详从容,到悠然自得,到孤单悲凉,到平静淡泊。这说明诗人的此番归隐,既有心向往之,闲适怡然的一面,又有郁郁不平,无可奈何的一面。

  《唐诗品汇》将王维的五律列为正宗,并在收录此诗时引述了元人方回的评语:“闲适之趣,淡薄之味,不求工而自工者,此也。”全诗质朴清新,自然天成。尤其是中间两联,三四句移情于物,意象疏朗,五六句寄情于景,感情浓郁。诗人随意写来,不见斧凿之迹,却得精巧蕴藉之妙。

[《归嵩山作》古诗鉴赏]相关文章:

上一篇:李白古诗 大全下一篇:《在武昌作》古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