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经典古诗大全

2020-04-25古诗

  导语:苏轼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的经典古诗大全,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苏轼的经典古诗大全

  1、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登表海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

  5、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游金山寺》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晁错论》

  1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

  11、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

  12、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江城子》

  13、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1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15、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陌上花》

  16、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

  17、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1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19、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2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21、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半月泉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固同游,元祐六年三月十一日》

  22、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2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2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25、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26、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27、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28、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

  29、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3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31、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

  3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

  3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35、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庐山烟雨》

  36、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3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38、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39、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40、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

  41、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42、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4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4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45、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澄迈驿通潮阁》

  46、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夜》

  47、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东栏梨花》

  48、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

  4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50、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

  5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进京应试

  嘉佑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的,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的。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的。”

  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的'。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佑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的,苏轼还朝的,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的经典古诗大全】相关文章:

1.苏轼精选古诗大全

2.搜索苏轼的古诗大全

3.苏轼写的古诗大全

4.苏轼的经典古诗汇编

5.关于苏轼的经典古诗

6.苏轼的古诗

7.苏轼的古诗大全参考

8.苏轼古诗词大全

上一篇:关于苏轼的古诗经典下一篇:苏轼的名句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