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登高》的主编导读
这一首是经典名篇。虽然在诗句中点到“哀”,但不是直接诉说自己感到的悲哀,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猿猴的鸣叫声悲哀。这留下了想象的自由,并不说明是猿叫得悲哀,还是自己心里感到悲哀,反正是“哀”的氛围就是了。点明了“哀”还不够,下面又点到“悲”。“万里悲秋常作客”,这回点明是诗人自己悲秋了。一提到秋天就强调悲哀,不是落入窠臼了吗?
不然。这是因为,杜甫的悲哀有他的特殊性,那就是他的悲哀虽然是个人的命运,却博大深厚。客居、多病、白发、潦倒、借酒消愁,这都可能是俗套,但是,不写个人的悲哀,于杜甫可能太轻巧,至少是不能充分表现其个性。沉醉在自己的悲哀之中,也不能绝对说就写不出高远的精神境界来。杜甫的悲哀有什么特点呢?杜甫不习惯把自己的情怀局限在狭小的自然空间中,这里就显示出他的悲哀相当深厚博大。
这种博大,首先就表现在空间视野上。诗题是“登高”,开头两句就充分显示出登高望远的境界。风急天高,回荡猿啸之声,渚清沙白,空间壮阔,本已有俯视之感;再加上“鸟飞回”,更觉人与鸟之间,如果不是俯视,至少也是平视了,正是身在高处的效果。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俯视的空间感不但广阔,而且有时间的深度。和前两句比,这两句境界大开,有一种豁然提升的感觉。如果说前两句给读者的感觉还可能是写实的话,这两句则明显有更强的想象性、虚拟性。落木居然满眼都是,无边无际,充满上下天地之间;长江滚滚而来的传统意象,不仅仅是空间的纵深透视度,而且是时间的无限长度。空间和时间的交织,当然不是局限于空间的`画面可比的,再加上意象是如此密集,前两句每句三个意象,后两句虽然只各有一个意象,但是其属性却有“无边”和“萧萧”,“不尽”和“滚滚”,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对仗构成的时空的转换,还有叠词造成的滔滔滚滚的声势。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有厚度,有浑厚之感。
如果就这样深沉浑厚地写下去,未尝不可,但是,诗人似乎并未一味浑厚深沉下去,到了第三、第四联,有了些许变化: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应该说,这里的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一下子回到自己个人的命运上来,而且把个人的“潦倒”都直截了当地写了出来。浑厚的深沉的宏大境界一下子缩小了,格调也不单纯是深沉浑厚,而是有一点低沉了,给人一种顿挫之感。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也从高亢到悲抑,情绪有微妙的跌宕。杜甫追求情感节奏的曲折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默默的,有时却有突然的转折。古代诗话上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沉郁是许多人都做得到的,而顿挫则殊为难能。
这是杜甫的拿手好戏。他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得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但是,总又不完全停留在高亢的音调上,常常是由高而低,由历史到个人,由空阔到逼仄,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我们来看他写于差不多同一时期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明明是个人的痛苦,健康恶化、亲朋离异,但杜甫却把它放在宇宙(“乾坤”)和时间的运动(“日夜浮”动)之中,这个气魄就宏大了。这并不完全是技巧问题,诗人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境界是够宏大的了,但他随即又转向了个人的小命运,而且为亲朋信息杳然和自己的老病而涕泗横流起来。这不但不显得小家子气,而且以深沉的情绪起伏来调节诗的情感节奏。这就难怪诗话的作者们反复称道他的感情“沉郁顿挫”。
在《登楼》中,则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动变古今。”他个人的“伤心”总和“万方多难”的战乱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他的悲痛有了社会的广度。为了强化这社会性的悲痛,他又从“天地”的宏大空间和“古今”的悠远时间两个方面加以充实。杜甫的气魄,杜甫的深度,就是由这种社会历史感、宏大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三维一体构成的。哪怕他并不是写登高,他也不由自主地以宏大的空间来展开他的感情,例如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借助“兼天”“接地”的境界,杜甫表现了他个性宏大深沉的艺术格调。换一个人,即使有了登高的机遇,也不一定能表现出宏大深沉的精神力量来。
当然,杜甫的风格是多样的,有时,他的风格并不以浑厚深沉见长,而是以明快细腻动人。例如《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里最大的特点,不是浑厚深沉,而是相当细腻。不是外在感官的宏大视野,而是一种内在感觉和情致的微妙审视。诗题是“喜雨”,没有一个字提到“喜”。这不像悲秋,公开地堂而皇之的渲染悲痛。但是,这种喜是默默的,无声的,是伴随着细致的内在审视的。这种感觉不是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直接感受的,而是在无声无形之中的。所写的雨是细雨,细到感觉不到,“随风潜入”,“潜”是看不见的,又加上是夜里,可是还使诗人感觉到了一种独享的喜悦。接着下来“润物细无声”,声音本来是看不见的,“无声”更是突出了听不见,外在感官不可感,但是,“润物细无声”,“润”,却流露了内心感受的喜悦的特点,说的是物之被润,表现的却是心的滋润。无声的微妙胜过有声。只有细致的心灵才能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喜悦。只有具有精致的内在感受力的诗人,才能为生命看不出来的生长而体验到默默的欣慰。
下面两联,又转换到外部感官上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妙在黑白对比,明暗反差。野外的路有云,说明是平原。连云都是黑的,天空地上,一片漆黑;用一个“独”字,表现江船上一点灯火的鲜明,这是色彩的反衬。光是孤独的,但是,在黑夜中却分外生动。
最后一联,则是和全诗在视觉效果上的对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果说,第三联的色彩还是相当含蓄的,只是因对比而显得鲜明,那么,到了最后一联就是浓笔大墨,有如泼墨写意花卉,感觉不但浓烈,而且丰富。花“红”已经是浓烈了,还要加上“湿”。已经是有质感了,可是杜甫还不满足,还要让红湿的花有量感,重量感。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杜甫刻意要用花把自己对雨的感觉写足,多方面都写透,也就把自己的喜悦写够。诗中的喜悦有两种,一是默默的、内在的、不形诸于色的喜悦。一是外在的、视觉的,突然发现雨后的花的鲜艳和分量,情不自禁的、形诸于色的惊喜。
我们之所以要介绍杜甫的这首诗,是为了从反面说明,什么不是“浑厚深沉”。只有懂得了什么不是浑厚深沉,才能真正体悟出什么是浑厚深沉。理解诗歌,最忌是空泛。我国古典诗话往往有些精致的感觉性断语,如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浑厚深沉”等等,对于理解杜诗应该说是有帮助的,但是这样的话语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模糊、抽象、不确定。我们的任务不是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而是在古人的水平上提高一步,这就要对这些话语进行分析,结合杜甫的作品加以具体化。深入地具体分析已经不易,还要防止孤立地封闭地分析。分析要开放,最好是把作品放在系统中,在多方面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才有可能使分析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