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关于外国名人励志故事,一起来看看学习他们的精神吧!
巨富代代有,洛克菲勒只有一个
现居美国达拉斯市据《财富》杂志的测算,墨西哥电信大王埃卢取代比尔·盖次成了世界首富。为了对埃卢在墨西哥的财富地位有形象的理解,《财富》将他比作洛克菲勒。我有一个奇想,如果今天的埃卢最终能够如当年的洛克菲勒那样走完人生之路,墨西哥会成为美国那样的经济强国?看来那对于墨西哥也许是过高的要求,因为洛克菲勒传奇的一生只能成就在美国这块土地上。
洛克菲勒年轻时有两个愿望,一是要赚到10万美元;二是要活到100岁。结果,他一生积累的财富远远超过10万美元,按今天的美元计算,洛克菲勒的财富有2000亿美元,在历史上最有钱的富豪榜上名列第一,虽然他没有达到第二个目标,但他也活到了98岁,那是绝大多数人不能活到的年纪。对于一般的人来讲,洛克菲勒的这两个目标是差不多等于是幻想,但洛克菲勒人生的丰富和传奇却不止是这样两个宏伟目标的实现,更在于他在商业上的残忍和垄断,在慈善上的大方。而他对美国的影响,不仅是他生前,而且还在于他离世之后,他在商业和慈善上给美国留下了永远的遗产。
毫无疑问,标准石油公司是洛克菲勒商业上成功的标志,标准石油垄断当时几乎控制美国所有的石油产量。为达到垄断,洛克菲勒采取的一个策略就是不断吞并对手,比如在1872年的6个星期里,洛克菲勒就吞掉了克里福兰地区26个竞争对手的22个。洛克菲勒对竞争对手,一般都是先给敬酒再上罚酒,先开一个不错的价格,如果竞争对手不愿忍痛割爱,则把对手搞到破产为止,再通过拍卖以廉价收购过来。可以想象,洛克菲勒如此行为会遭到了商界和媒体怎样强烈的反对。最终,美国的自由经济体制不能容忍洛克菲勒的垄断模式,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标准石油垄断经营,将标准石油公司分为32个公司,从此诞生了包括艾克森等在内的美国几大石油公司。
如果洛克菲勒仅仅是个成功的商人、世界首富,那他对后世就不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了。洛克菲勒的慷慨以及对慈善事业的贡献,更为所有的巨富们做出了榜样。作为基督徒,洛克菲勒在挣到第一张支票后,就向他的教会捐出了10%,随着财富不断增加,他的捐赠也不断增加,他不仅捐助众多的教会,而且他的捐赠遍布教育、公共健康、科技和艺术领域。但他并不直接把大量的金钱送给别人,在他晚年,他总是把五分银币送给他遇见的孩子,还把五分银币送给美国总统等要人。他这么做,也许是要人们知道,谁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小的投资开始去创造财富。
早在1884年,洛克菲勒就出巨款资助亚特兰大的`一个黑人女子大学。他也给哈佛、耶鲁等名校捐赠。1900年,洛克菲勒向一所位于芝加哥的普通浸信会大学捐赠8000万美元,从此促成了一所世界名校,即芝加哥大学,至今,芝大不仅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更有79位诺贝尔得主。洛克菲勒曾经说给芝大的捐赠是他一生最好的投资。当然还应该提到洛克菲勒大学,一所专门从事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的学校,该校已经出了23位诺贝尔获奖者。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在洛克菲勒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学校给他家在纽约第四十二大街提供了一套几乎免费的公寓,那样的公寓在市场上的租金极为昂贵,但因为是洛克菲勒的捐赠,在校的科研人员只支付不多的租金。
洛克菲勒的财富可以用今天的美元数目来计算,但他在慈善事业上的投入和产出却远远无法以用金钱来衡量。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经济迅猛发展过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出现墨西哥埃卢那样垄断巨富的可能,就是在中国,亿万富翁的数量每年也都在增加。所有那些巨富倍增的国家都面临同样的挑战,即如何通过制度抑制由垄断造就的富翁,并为富翁的散财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那些富翁们又如何以自己的信仰去回报使他们致富的社会。
每桶四美元
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的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没有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传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这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伊东布拉格:卑微者同样拥有机会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又过了一年,父亲又带儿子去了丹麦,到安徒生的故居去参观,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怎么他生前会在这栋阁楼里?”父亲回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他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世界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二十年后,伊东布拉格在回忆童年时说:“那时我们家除了很穷以外,还是黑人,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是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也是父亲让我认识到了黑人并不卑微,这两个人的经历让我知道,上帝没有轻看黑人。”
富有者并不一定伟大,贫穷者也并不一定卑微。上帝是公平的,他把机会撒到每个人的面前,卑微者同样拥有机会。自卑是心灵的钉子,若不拔去,它就总是折磨人。
把身后的门关上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
“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外国名人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4.外国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