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是班主任集中处理班级事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间。以前,我都会在班会上总结学生在上一周的表现,或表扬或批评,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效果并不好。随着学生逐渐长大,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则显得唠唠叨叨,学生渐渐“腻烦”,很少听到心里,有些直白的话甚至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原文的题目忘记了,大概是开学之初给学生讲的四个故事。给学生讲故事,这是个不错的方式。通过这样一种含蓄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老师的教育心愿。于是,我便尝试了一次。
故事讲的是王宝强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电影明星的故事。七岁那年,村里来了放映队,他坐在离银幕最近的地方,痴痴地看。第二天,他对父亲说,想去少林寺,学武术。父亲问学了武术干啥?他说,像成龙、李连杰一样,做电影明星。父亲的巴掌风一样就扇过来了。但他真的去了少林寺,剃光头,吃素,整整六年。六年里,他问的最多的是,有人来拍电影吗?李连杰来吗?他是师兄弟中最矮的,师兄弟们都笑话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14岁那年,他跪别了方丈,来到了北京。他在北影厂门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待一个可以暂时糊口的做群众演员的.机会。群众演员的报酬少得可怜,有时就管一顿盒饭。和他一起去的师兄弟很多都不干了,纷纷转行做了别的。走时,他们劝他:“兄弟,像我们这样的人,电影明星?太远了。做替身就不错了。”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下来。
有一天,已是深秋,王宝强站在凄凄冷风中等啊等,肚子已经咕咕叫了好一阵,也没见剧务出来领人。旁边正好有一个建筑队出来招工,粉刷15平方米给30元钱。他低着头跟着那穿工作服的人去了。
第二天,《盲井》剧组在北影那儿招演员。他一试镜,李扬导演一下子就被他那张纯粹的农民脸吸引了。后来,《盲井》获得了台湾第40届金马奖入围奖,2003年柏林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冯小刚也因此注意到了他。2005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天下无贼》播出后,他便被人们称为“傻根“,《士兵突击》播出后,他变成了“许三多”。
讲完了故事,学生都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们眼里的大明星王宝强,原来和他们一样,都是农村孩子,生活条件甚至不如他们。我没有将他与学生们进行比较,对故事所蕴含“执著,坚毅就能成功”的道理也没说。但是,从学生的窃窃私语中,我知道,仅讲这个故事就够了。
后来,逐渐有了这样一个习惯,寻找一些好的文章,好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像“长大有时只是一瞬间的事”、“这双手很小”等鲜活的故事常常伴随着我进入班会,“华尔街骑牛事件的背后”等时事评论性文章也进入了课堂。这些故事给学生认识世界、反思自我提供很好的思路。
给学生讲个故事吧,他们爱听,他们会思考。
【《我给学生讲故事》教师文章阅读】相关文章:
5.少儿讲故事
6.换个方式讲故事
7.讲故事大全
8.太阳公公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