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更需要的是爱的关怀和陪伴。
刘珍:偷着打电话给爸爸
在采访刘珍过程中,我们都流泪了。刘珍说,她想爸爸的时候,就给爸爸打电话,但奶奶总不让她打。
刘珍,今年14岁,是河埠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因为父母在云南打工,刘珍最初在云南上小学,直到三年级。后来,父母离异,刘珍便回到村小油顿小学重读三年级。从此,刘珍与奶奶相依为命。刘珍告诉我们,爷爷已经去世了,奶奶也有70多岁,父亲离异后,不久就在云南另娶了妻子,生有一个小弟弟,目前小弟弟已经三岁了。“爸爸自从有了新家后,对我的关心也少了。”说着说着,刘珍流下了眼泪。从刘珍忧郁的眼神里,我们觉得小姑娘心里有说不尽的苦楚。
头几年里,妈妈有时会从云南来到河埠看望刘珍。可是刘珍却没有一次见到过妈妈。刘珍说,每次妈妈回来的时候,家里的人就会把她藏起来,不让她与妈妈见面。“其实,我也很想妈妈。”谈到妈妈,刘珍再次流下了泪水。刚从云南回来时,妈妈给了她一个电话,想妈妈时,刘珍就会打电话给妈妈。有一次被奶奶发现了,电话号码当场被奶奶撕掉了。那次,刘珍哭得特别伤心。
刘珍是个懂事的孩子。在河埠小学采访时,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对她都赞不绝口。刘珍学习成绩优秀,还担任了班长、学习委员、寝室长等职。在油顿小学读书期间,龙光霞任数学教师,不仅在学习上对刘珍特别照顾,在生活上也全力帮扶,经常送她文具盒和笔记本。刘珍在收到老师的笔记本后,将几本送回给老师,里面还写了不少祝福的话语。
“爸爸有时候几年才回来一次,现在唯一能够和爸爸交流的方式就是打电话。”在学校,有老师的关爱,但刘珍还是非常想念爸爸。碰到伤心的事情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刘珍最先想到的还是爸爸。可是奶奶一听说刘珍要打长途电话,就不让刘珍打,她只好偷偷跑到婶婶家去打。
下课的时候,其他同学都欢快地跑到教室外玩,而刘珍却坐在教室里,眼睛望着窗外……
郑建宇:希望爸妈早点回来
在河埠中心小学旁边,有一排居民房,11岁的郑建宇就租住在这里。本来郑建宇是在郑家村小读书的,但是读五年级的姐姐要到乡中心小学读书。为了更好地照顾姐弟两人,70多岁的爷爷郑仁义在河埠小学门口租了一间房子,把小建宇带到中心小学就读。
租的房间面积不到十平方米,一张床和一张小桌子是房里仅有的摆设。每天一放学,郑建宇就和姐姐一道,在这个房间里做作业。然后,收拾好桌子,铺上桌布,开始吃饭。
今年8月,郑建宇特别开心。妈妈从厦门赶回来,接他和姐姐到厦门玩。坐在火车上,小建宇总是笑个不停。这个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小男孩,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在厦门的日子,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小建宇感觉特别温馨。“从出生到现在,这是孩子和爸爸妈妈呆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次。”爷爷告诉我们,小建宇出生不到一个月,其妈妈就将儿子放在老家。
小建宇的爸爸在厦门做保安,妈妈在工厂做工人,收入不算高。但是,为了儿子和女儿,他们还是尽其所能。休息日,他们带着儿女,到鼓浪屿冲浪,到公园里游玩,到大型超市购物,让姐弟大开眼界。
暑假很快就过去了,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在厦门,小建宇每天都要问同样的问题。回来的那天,小建宇躺在爸爸的怀里又问。爸爸说,不要多久,等赚够了钱就回去。火车开动的时候,小建宇从窗口看到挥手的.爸爸妈妈,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曾健杰:我是孤独的小鸟
今年春节,是曾健杰和爸爸妈妈一年中唯一的团聚时光。“奶奶告诉我,从出生到现在,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半年。”12岁的曾健杰说,有些时候,爸爸妈妈的模样都有点记不清了,自己就像一只孤独的小鸟……
我们去六年级采访,曾健杰正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暑假有很长时间,你为什么不去爸爸妈妈那里呢?”当记者问他时,曾健杰显得有些忧郁。“小时候,我经常吵着要去看爸爸妈妈。可是后来,我再也不提这件事情了。因为我知道,爸爸妈妈在外面赚钱很辛苦。如果我去了,要花掉他们很多钱。”多么懂事的孩子。
12年来,曾健杰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很多人开玩笑说,曾健杰成了爷爷的儿子。70多岁的爷爷奶奶除了照顾曾健杰外,还种植了近20亩水稻。暑假里,帮助爷爷奶奶收割水稻成了曾健杰的“主要工作”。烈日下,曾健杰每天都要到农田里忙活。火辣辣的太阳照在他稚嫩的脸上,豆大的汗珠满身都是。“爷爷奶奶这么大年纪了,还要种田,我要帮助他们,减轻他们的负担。”曾健杰从不叫累,自己能够做的,他会主动去做。
一个人的时候,曾健杰总是感到很孤独。有很多话想和爸爸妈妈说,可是总没机会。他知道,打长途电话,需要很多电话费。
【留守儿童的真实故事】相关文章:
2.感动人的真实故事
6.谈谈留守儿童散文
7.留守儿童 散文
8.正能量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