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故事:我的哈佛之路

2020-04-25故事

  2014年12月12日,哈佛大学向977名提前录取批次的申请者发送了录取通知书,而申请者有5919名,最终录取率为16.5%,创下六年新低。中国仅两人,其中包括淮北一中高三(4)班的董雪。

  高中堪称学习生涯中最累也是压力最大的三年。不过,董雪依然很活跃。入学前军训,全班同学做自我介绍,董雪将自己的个人情况、性格特点等编成了一首说唱歌曲,用唱的方式让同学们认识了自己,也给班主任王爱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年多过去,王老师仍清晰地记得这一幕。高中生涯正式开始,董雪依旧担任班长,设计班徽、负责班里的黑板报。她还参加了学校的模拟联合国组织,并作为首席代表对外参会,后受任秘书长一职,组织策划招新。学校的元旦晚会、音乐会,她拿起话筒,成了主持人。忙碌的董雪成绩依旧很不错,综合排名进入年级前二十。2012年,她两次参加模拟联合国会议,认识了很多来自外国语学校的同龄人,其中不少人准备出国。2013年,她又参加了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从几十万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以市赛第一、省赛前五名的成绩赴京与各省精英对决,最终闯入全国前10强,创我市高中组选手最好成绩。

  这场比赛也让她接触到了许多精英,尤其是十强总决赛中,其他9位选手均来自外国语学校或者有出国意向。彼此间的交流让一向对西方文化兴趣浓厚的董雪动心了,她开始考虑出国这个与高考不同的选择。既然决定了,就开始行动。英语大赛快结束的时候,董雪和母亲在北京走访了几家留学中介和培训中心,了解了大致的流程、 费用等情况,回淮北后决定尝试托福考试,这是由美国教育检测服务社举办的英语能力考试。董雪一边自学备考托福,一边在学校正常学习。2013年10月,她到合肥参加托福考试,满分120分,董雪考了114分,阅读和听力满分。大受鼓舞的她决定,这条路要继续走下去。要想申请美国大学,还要参加SAT考试,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俗称美国高考。SAT一年可以考7次,包括SAT1和SAT2,前者为推理测验,主要考阅读和写作,后者为学科测试,考生一般选考3个学科。2014年1月,她赴香港参加SAT2,选择的科目为数理化。成绩揭晓,一战告捷:总分2400分,她考到2390分,其中数学、物理满分。5月,她再赴香港参加SAT1,她给自己定的初步目标是2000分以上,并成功实现,拿到2050分。暑期,董雪更加忙碌。

  在数月前成功申请了哈佛大学的暑期学校后,她一个人飞往美国,在哈佛大学学习小说起步和宏观经济两门课程,并在7周时间里提交了3篇共计两万多字的作品,参加了5次考试、两次志愿者活动,还抽空到耶鲁大学游览了一番。从夏校回来后便进入了出国申请的冲刺阶段。为了提高自己在硬实力上的竞争力,董雪向SAT1再次发起冲击,10月又一次赴港,这次的成绩是2200分,达到高分。而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软实力,董雪备考之余对自己的申请资料和文书进行雕琢,期间有幸获得美国教授的赏识和友情指导,对此她十分感激。11月1日,她正式向哈佛大学提交了网上申请。11月16日,于前一天收到面试通知的她赶赴上海哈佛中心,与3名面试官用英语交谈了两个半小时。董雪说,其间对方想了解的和自己想展示的,都不是一个学霸的形象,而是一个真实独特的自己,以及与他人相处时自然流露的个人形象。面试很成功。12月12日,董雪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决定。12月16日,哈佛大学的正式录取证明和相关材料寄达。 跨年的日子里,辞旧迎新的氛围总是那么温情。新年的空白给人心以希望,怂恿着或麻木或疲惫的生命对着往事一笑而过。身后的尘嚣在元旦的烟花霓虹里洗涤成新生的愿景,引着我们继续向着未来跋涉,会热血一时,也会胆怯迷惘。

  要知道未来,是一个微妙的词,它与梦想并肩坐在云端,往往让人不敢太多推敲,怕它浇人一头冷水,其美妙到头来只存在于梦中。现实不能尽如人意,有时候我们会以为,努力了也不会有期待的结果。可是,就在校园里,我们依然看见无数行色匆匆的身影向着未来前进:高考党不顾风雨冰霜,艺考党赴汤蹈火,奥赛党前仆后继。追梦人,也许道路不同,却都脚步铿锵,沉默而坚定。

[董雪故事:我的哈佛之路]相关文章:

上一篇:诗词作伴好踏青精选下一篇:我的美丽丝绸之路纪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