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因为有了老师,我们才能学到知识。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感恩老师小故事分享,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古代感恩老师的故事【1】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六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
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一个嬴字就难住了?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
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
名人感恩老师的故事:程门立雪【2】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4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帅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四面八方来向他求教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感恩的意义【3】
感恩,是一盏使人们对生活充满理想与希望的导航灯,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感恩,是两支摆动的船桨,它将我们在汹涌的.波浪中一次次争渡过来;感恩,还是一把精神钥匙,它让我们在艰难过后开启生命真谛的大门!拥有一颗,能让你的生命变得无比珍贵,更能让你的精神变得无比崇高!
在汉语文字中,“恩”字有这样的解释:从心、从因,因从口大,乃就其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之所赖所亲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谊,即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的某种情谊。
对“感恩”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一词在西方与的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密切相关,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清感,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生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对我们有或深或浅的恩情!
比如说,父母带给我们生命,在生活中给予我们点点滴滴的关爱与照顾,对此,我们要感恩;朋友带给我们真挚的友情,在生活中给予我们关心和鼓励,对此,我们同样要感恩;生活让挫折磨炼我们的意志,让苦难锤炼我们的品质,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活,对此,我们要感恩。此外,感恩社会,感谢它孕育了一个个相像而又不尽相同的个体,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感恩大自然,岁荣岁枯,春夏秋冬,山水相映,;感恩于洒在我们身上的每一缕阳光,感恩于路人投来的每一个微笑,感恩生活中一切让我体验到的真实的美好。
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是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一颗,就是一粒美好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应该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人生是精彩的,正是因为有了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
【感恩老师小故事分享】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