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人惊讶不已,芦苇的长叶,江南的糯米,还有蜜制的大枣。包制成一只只粽子,开水一煮,苇叶清爽的香气,糯米浓腻的粘香,还有蜜枣的甘甜,混在一起是怎样的享受啊。那么端午节的吃粽子是如何来的?
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1
版本一:粽子是给河里的鱼虾吃的,这也是流传最广的版本。传说屈原投江之后,楚国百姓哀痛不已,渔夫们则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结果捞了半天都捞不到。于是百姓们自发地拿出家里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在江中,希望鱼虾蟹们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原大夫了。
版本二:粽子是给屈原吃的。有天晚上,一位渔夫在梦里与屈原大夫相遇了,看见屈原消瘦了许多,就问他:“我们给您送去的食物,您吃到了吗?”屈原摇摇头,说:“你们送去的食物都让鱼虾蟹给吃掉了。”渔夫问:“那要怎样才不会被它们吃掉呢?”屈原答道:“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有尖尖角的粽子,这样它们会以为是菱角就不会吃了。”
于是第二年端午,人们纷纷向汨罗江里投入了菱角一样的粽子。可是过了端午之后,屈原又托梦给那个渔夫:“多谢你们给我送的粽子,我吃到了,不过多半还是被那些鱼虾蟹吃掉了。”渔夫问屈原:“那还有什么办法呢?”屈原说:“请把送粽子的传装扮成龙的模样,因为鱼虾蟹归龙王统领,龙王的东西它们是绝对不敢吃的。”于是从此之后,每年端午,人们都要划着龙舟到汨罗江投粽子以纪念伟大的屈原。
无论确切的版本如何,毕竟M不是研究历史的。屈原大夫自然也不会托梦给我。但是不管历史上的`粽子最早是给谁吃的,现在都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端午节的一个重要内涵。
无论遇上什么节日,孩子总是最开心的一群人。M还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母亲就要忙个不停。总是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浸糯米、洗粽叶、晒粽叶、切配料……每一个步骤都特别隆重,都是几十年不变的老传统。而M总是跟在她的屁股后面转个不停。母亲还一边叨着:“跟着我做什么,厨房那么小。”
稍微大一点的时候,有一年的端午,M便缠着母亲教包粽子。粽子的类型很多,如果按馅料分,北方多包枣子馅儿,南方的粽子则更加丰富一些,有豆沙的、鲜肉的、火腿的、蛋黄的……M家传统的粽子是包蜜枣和花生,还有蘸糖吃的碱水粽子。
包粽子的第一步非常关键,因为它关系到糯米和馅料能不能包得扎实,先选两片粽叶,卷成漏斗状,M总是卷得不好,馅料又放得太多,所以包好之后总是要漏出来。母亲一边耐心地教着,一边跟M说起她小时候的故事。
母亲生在农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外婆坚强地养育着10个孩子,那时候的生活是酸涩的,但是到了节日,记忆就变成了香甜的。童年的母亲很早就学着为外婆分担劳务,总是饥肠辘辘地上学,一罐子咸菜就得吃上一个月,拣姐姐们穿过的旧衣服,穿上身时也许都已经是“三手”、“五手”的破旧衣裳了。每天放学,总是要忍着饥饿去田里劳作,家里人多,母亲虽然排行小,但一年到头也总难吃上几顿饱饭。那个年代的孩子对节日的期待比现在要简单许多,新衣裳、压岁钱都是奢侈品,如果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饭菜,就足够回味很久很久……
母亲特别喜欢端午节,因为到了端午节能吃上美味的粽子。每到端午,年幼的母亲总要狼吞虎咽地吃很多很多,因为粽子里包着糯米,吃撑了总要难受半天,总是把肚子揉啊揉的……
母亲总要说,这样的对粽子的憧憬和满足感,生在好时代的我们,自然是体会不到的。
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2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
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相关文章:
3.端午节粽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