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故事分享《区域游戏中幼儿的偏区》

2018-12-18故事

  背景:

  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存在着“偏区”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在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分析后,我试着根据幼儿的个别情况寻找对策,在尊重、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幼儿在多样化游戏中全面均衡地发展。

  实录:

  有些孩子特别热衷于某一个自主性游戏区域,一到自主选择的时间,就会搬上小椅子很快地进入到那个区域,半个学期过去了,他还在那里玩得不亦乐乎,而对于其他的游戏他却一点也不关注。

  浩泽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每次一到游戏时间,他总是往一个地方跑,那里就是建构区,一到那里,他总是最投入的那个人,又是摆又是讲,等到区域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时,他也不肯将玩具收起来,有时需要老师不断的重复提醒他:今天的区域游戏结束了,该把玩具宝宝送回家了,他就会磨磨蹭蹭的开始收玩具,又或是把搭好的玩具瞬间推倒,又是蹦又是跳甚至在地上跑来爬去的捡拾着玩具玩。然后就会有其他小朋友跟着学,看似简单的区域游戏收尾却成了最让我头疼的一个环节。有几次我试着请他到别的区去玩,但每次他就会站在建构区那里不愿意动了,“老师,我不想去。”任你怎么跟他说其它区域那里可以怎么玩、如何好玩,他也不为所动。

  分析:

  有“偏区”现象是因为幼儿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所引发的,浩泽的性格非常外向、活泼,平时话也很多,上课也是不停的说,从来没有文静的时候,可能是他的这种个性让他不愿意去不熟悉或是没兴趣的游戏区游戏。加上这个孩子对设计和建造情有独钟,且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他的奶奶还经常在家教他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做些小玩具,记得在中班时的他在绘画和建构益智玩具类的操作上比同年龄的孩子高出了很多,也就是孩子这方面的特长,他的作品常常让人难以理解,需耐心地听他讲解才可明白,可能就是这种成人无法独自理解的态度,让他更加“离不开”这里,觉得自己的每个作品都是需要自己向别人解释、介绍才可以展现一种成就感,兴趣也变得更浓厚了。

  调整:

  针对浩泽的“偏区”现象,作为老师我们要“带他进入游戏区”,由老师带着他玩,适时地对他的行为给予帮助,让他消除厌恶的心理,并从中获得成功感。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我们两位老师要统一认识,对些区域适时地给予“降温”措施,讲评时可以经常讲一些其他区域的情况,不要过多地关注某个固定的活动区域还有在这些区域中有较好表现的孩子;表扬那些愿意尝试不同区域的幼儿,鼓励大家多关注其他区域。

  对此我还通过翻阅各类书籍等资料,寻找出导致幼儿偏区现象的原因,并总结了一下几点:

  (一)幼儿偏区与其自身经验及兴趣爱好有关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类智能有八个不同范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儿童之间很早就表现出兴趣爱好和智能特点的不同。所以,不同的幼儿对不同的区域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偏好。因此,幼儿偏区现象的存在是十分正常的。

  (二)幼儿偏区与游戏材料的投放有关

  游戏材料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是区域游戏组织与开展的核心。对多数幼儿来说,某个区域是否吸引幼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是否有自己喜欢的玩具。部分幼儿出现偏区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没有体现动态性和层次性等问题。

  1.材料的投放没有体现动态性。

  无论再好玩的玩具,经过一段时间,幼儿的兴趣都会明显减弱。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把幼儿已经不感兴趣的材料更换掉,投放新的游戏材料,则会一定程度上导致幼儿偏区现象的出现。

  2.材料的投放没有体现层次性。

  因为幼儿之间个性发展差异很大,如果材料的投放没有体现层次性,则不能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因此必然会导致这些材料只适合一部分幼儿,不能给其他幼儿带来成功的体验,因此也只能吸引一小部分幼儿进行游戏。

  (三)幼儿偏区与教师的指导有关

  1.幼儿偏区与教师对规则的制定有关

  部分教师没有对幼儿区域游戏过程制定必要的游戏规则,这样必然会导致幼儿游戏秩序的混乱,偏区现象也是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2.幼儿偏区与教师对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指导策略有关

  教师的行为在区域游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区域游戏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幼儿的游戏情况,甚至教师的一些不当行为会激化幼儿的偏区现象。

  再比如某一个观察对象,他喜欢美工区,如果教师多次的表扬却反而更是激励了此幼儿更加偏爱美工区。之后,教师虽然发现了此幼儿存在偏区现象,但是却不能有效地对存在问题进行适宜的指导。

  针对以上总结的几项幼儿偏区现象的对策,对此我也经过各类途径找出了以下不同的、适合幼儿自身的方法与对策并预备进行操作和实验

  纵使幼儿偏区现象的存在是十分正常和可以理解的,但是,偏区现象的存在本身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应该为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智能活动机会,在充分尊重儿童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

  (四)针对因自身经验及兴趣爱好而引起的偏区现象可采用的对策

  1.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互动。

  加德纳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充分展示自己智能长项的同时,将自己优势领域的意志品质等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发展。在区域游戏指导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幼儿把兴趣带到其他区域,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加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互动。例如,请爱在建构区建构楼房的小朋友到美工区去先为自己准备搭建的楼房画出设计图再进行搭建;请喜欢穿着新疆舞服饰跳舞的幼儿到操作区将新疆舞服饰的拼图拼出来等等。让幼儿带着自己的兴趣参与到其他区域的活动中,这样能充分调动幼儿参加其他区域游戏的积极性。

  2.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集体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等方式,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幼儿的知识面,使幼儿对多学科的教学内容都产生兴趣,激发幼儿参与各个区域游戏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针对因材料投放不当而引起的偏区现象可采用的对策

  1.提供具有动态性的游戏材料。

  随着主题与领域课程的推进,当原有区域材料已经达到预设活动目标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更换并投放新的活动材料以促使幼儿达到更高目标。另外,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对原有活动材料已经不感兴趣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对幼儿已经不感兴趣的材料进行丰富或更换。通过对各个区域所提供的动态性游戏材料,使幼儿对每个区域的游戏都保持盎然的兴趣,减少偏区现象的产生。

  2.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游戏材料。

  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进行自主学习。让幼儿不管来到哪个区都有适合他玩的玩具,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各个区域游戏的积极性。

  (六)针对因教师指导不当而引起的偏区现象可采用的对策

  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的师幼互动过程,这样隐性的指导方式对教师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制定适宜的区域游戏规则。

  (1)师幼共同制定适宜的区域游戏规则。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引导幼儿共同制定适合本班幼儿的区域游戏规则。例如引导幼儿讨论老师在美工区投放了好玩的材料,大家都想去玩,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材料怎么办?然后共同制定关于人数限定的规则。还可以引导幼儿讨论有些小朋友一连玩了好几天,可是有的小朋友一次也没有玩过怎么办?从而制定大家各区轮流玩的规则等。教师在实际指导过程中要鼓励能够遵守规则的幼儿,并通过观察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及时的引导,充分调动幼儿参加各个区域活动的积极性,解决偏区现象。

  (2)利用幼儿区域游戏进区记录表促进各区游戏有秩序地开展。

  进区记录表,就是记录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情况表,也叫区域活动记录表。记录表上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对各区域游戏规则进行有效地调控。教师在设计记录表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年龄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记录方法。例如,小班幼儿可以采用盖印章,中班幼儿能认数以后可以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圆,大班幼儿能书写数字后可以直接自己写数字进行记录。其次,教师在设计记录表的时候还应该根据教师观察的主要目标是各区活动情况还是各幼儿活动情况进行灵活选择。从表一可以看出,各区活动情况记录表可以真实记录各区每周参与幼儿的人数和具体参与幼儿的号数,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有效了解全班幼儿在各区的偏区情况,哪些区域人数最多最受幼儿的欢迎,哪些区域人数较少,暂时受到幼儿的冷落,教师就可以根据记录表体现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指导策略、区域材料等。从表二可以看出,各幼儿活动情况的记录表可以真实记录各个幼儿每周参与了多少区域和具体是什么区域,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个人偏区情况,哪些存在偏区,其最喜欢的区是什么区,最冷落的区是什么区,教师再根据记录表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对偏区情况特别严重的幼儿,必须及时进行适宜的引导。表一和表二只是作为例子简单地列出了最基本的记录内容,具体表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了解的内容再进行设计和灵活选择。

  当场:

  1、表扬那些愿意尝试不同区域的幼儿,让他们谈谈自己学到的不同本领。

  2、对在固定活动区域玩的幼儿提出希望,让他们关注其他区域。

  延后:

  带像浩泽这样的“偏区”幼儿去其他区域玩,并对他们的成功给予肯定,让他们在其他区域也有成功感。

上一篇:长颈鹿的小靴子幼儿英语故事下一篇:有关爱主题的幼儿故事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