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的故事

2018-07-20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下面是关于兰亭集序的故事,欢迎阅读:

  因为王羲之出身望族,并且从小就有美名,所以朝廷几次召他做官。他一开始坚决不肯,后来经不住软磨硬泡,只好答应做了个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会稽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去处。王羲之到了会稽,非常喜欢这里的风土,经常邀集一帮文人雅士吟诗做赋。会稽西南风景秀丽的兰亭成了他们集会的最佳场所,有人把它比作当年石崇的金谷园。

  永和九年(公元 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约集了41位好友,在兰亭举行修禊活动。原来,按照古时候的风俗,每年春秋两季,人们要到水边嬉游,从而消灾解厄,这种活动就叫做“修禊( x ì)”。王羲之等人兴致勃勃地在水边饮酒赋诗,还玩起了“曲水流觞”的游戏。

  侍从们把盛了酒的羽觞放在曲曲弯弯的溪流中,大家都坐在溪流边排列摆放的小杌凳上。羽觞顺水而漂,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饮尽羽觞中的酒,并且即兴赋上一首诗。谁要是做不出诗,就要罚酒。

  这次集会,大家一共写了37首诗。有人提议把这些诗汇编成集子,就叫《兰亭集》,并由王羲之为这部诗集作序。王羲之兴致很高,欣然同意。只见他略作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这就是流芳千古的《兰亭集序》。

  这篇《兰亭集序》不但文笔优美,情辞并茂,而且用笔如行云流水,是绝妙的书法精品。原序三百多个字,各具风姿,相同的字写法都不同。尤其是20个“之”字,变化多端,写法各异,令人拍案叫绝。

  王羲之非常喜欢自己的这幅作品,他死后,王家也一直把《兰亭》加以珍藏,一直传到王羲之的七世孙,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智永和尚手里。智永和尚临死前,又把《兰亭》交给徒弟辩才和尚收藏。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派人从和尚手里骗走了《兰亭集序》,这一书法圣品从此淹没深宫大院,不知所终。

  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都曾临摹过《兰亭集序》,其中,唐代冯承素的摹本最为接近《兰亭》原貌。这个摹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一篇:《兰亭集序》的写作背景下一篇:《兰亭集序》有关资料